•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木 瓜

2018-05-02 10:26 来源:南方日报 田东江

  近日,云南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漫海村木瓜基地里的木瓜喜获丰收,预计产木瓜40吨,以市场价每公斤2元计算,亩产值可达2000元。这是当地“依托木瓜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一个项目,如此成绩,为之高兴。

  落籍岭南之前,我还从未见过木瓜,更不要说吃过。知道木瓜,是因为1980年我国发行的《咕咚来了》特种邮票,同时发行的还有尚属比较稀罕的小本票。那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树上熟透了的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水里,把睡觉的小兔子吓了一跳,睁开眼睛又什么没看到,于是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不停地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浏览故事之余一直琢磨木瓜是什么。“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眼前所见之瓜大抵都趴在地上或结在架上,哪有长在树上的?超出了认知范畴。知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是好久之后的事,众所周知那是《诗·卫风·木瓜》里脍炙人口的句子。

  该篇第一章:“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毛诗序》认为意在“美齐桓公也”,因为“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而动辄把“文王”“后妃”挂在嘴边的朱熹,此番倒是没有“高攀”,认为这是“言人有赠我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无论此诗作者的动机是什么吧,其中的“木瓜”究竟为何物,自汉代以降却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先看两个古人的代表性观点。

  一个是宋人王观国的。其《学林》云:“诗之意乃以木为瓜、为桃、为李,俗谓之‘假果’者……盖不可食不适用之物也,亦犹画饼土饭之义耳。”就是说,“木瓜”之“木”,是木头刻出来的意思,木头刻的瓜、桃、李,自然不是吃的水果。“投我以不可食不适用之物,而我报之以琼琚可贵之物”,旨在表明“投我之物虽薄,而我报之实厚”。再一个是明朝李时珍的。其《本草纲目》云:“木瓜可种可接,可以枝压。其叶光而浓,其实如小瓜而有鼻,津润味不木者,为木瓜;圆小于木瓜,味木而酢涩者,为木桃;似木瓜而无鼻,大于木桃,味涩者,为木李。”一句话,木瓜、木桃、木李,都是吃的水果。当然了,在李时珍那里列举的东西还都是可以入药的,木瓜主治“湿痹脚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具体怎样,他都开有药方。比如治脚气,“用木瓜切片,囊盛踏之”;比如抽筋了,“用木瓜数枚,以酒、水各半,煮烂捣膏,乘热贴于痛处,以帛裹之”。如此等等。不过,当代潘富俊先生又指出,中国历代文献所言之木瓜,是指蔷薇科的木瓜海棠,诗文都称木瓜,而今日各地所言之木瓜,原产美洲热带,17世纪末才引进中国,正确名称应为番木瓜,属于番木瓜科。这就意味着,王观国的说法大可姑妄听之,便是李时珍的木瓜跟今天的也不是一回事,更不要说之前的了。

  无论木瓜究竟何指,我们都知道《诗·卫风·木瓜》拿它说事,运用的是传统的“比兴”表现手法。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因此,比是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那么《木瓜》要表达什么呢?王观国已经挑明了意思,钱锺书先生说得更透彻。《管锥编》云:“作诗者申言非报先施,乃缔永好,殆自解赠与答之不相称欤?”认为该诗“颇足以征人情世故”。什么人情世故呢?“赠者必望受者答酬,与物乃所以取物,尚往来而较锱铢,且小往而责大来”。钱先生将之归结为“实交易贸迁之一道,事同货殖”,认为不仅初民如此,后进文胜之世,大抵都“馈遗常责报偿”,而且“每望其溢量逾值,送礼大可生利”,甚至“不特人事交际为然,祭赛鬼神,心同此理”。

  《史记·滑稽列传》载,楚将攻齐,齐威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礼物带少了,结果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他打了个比方,他见到路边有个祈祷丰收的人,不过“操一豚蹄,酒一盂”,就希望“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淳于髡说他当时就笑了,笑那人“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威王一听,礼物赶快加码,由“赍金百斤,车马十驷”,加到“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于是淳于髡出发了,赵国派兵了,楚国听说后便赶紧撤退了。淳于髡的故事同时表明,真要“小往而责大来”的话,鬼神好糊弄,人则未必。明清之际的张尔歧,对《木瓜》诗这一类的比兴有个精辟见解,叫作“当其舍时,纯作取想,如持物予人,左予而右索,予一而索十”。后世的礼物流动,尤其是现代根深蒂固于很多地方的婚丧陋习中,都可以窥到这种影子。

  比较可惜的是,《卫风·木瓜》大家耳熟能详,而《大雅·抑》要生涩得多,但用以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的成语,由前者生发出的“投木报琼”,却远不及由后者生发出的“投桃报李”闻名,兼且在现代社会中带有贬义的使用,与原本营造出的美好意境背道而驰,都是十分费解之处。

  (作者系南方日报高级编辑)

编辑:林湄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