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傩戏

2018-08-10 10:28 来源:南方日报 田东江

  今古齐观

  贵阳青岩古镇已经记不清来了几次了,总有十次以上吧。青岩隶属花溪区。早先来时,青岩还只是带有特色建筑、街道的寻常小镇,或许因为特色之故,渐渐地围起来收门票,“复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去年更成了5A景区。但每一次来青岩,也都有不同的收获,此一番是看到了花溪地戏表演。旁边牌子上的说明文字写道:花溪地戏源自安顺傩戏。

  傩戏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傩,在上古被认为是主瘟疫之鬼,所以每逢腊月都有驱逐疫鬼的仪式。用《事物纪原》的说法:“高阳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二居江水中为疟,一居人宫室区隅中,善惊小儿,于是以正岁十二月,命祀官持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论语·乡党》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阼阶,东阶也。在前人看来,傩虽古礼,而近于戏,亦必朝服而临之者,无所不用其诚敬也。《吕氏春秋·季冬纪》《后汉书·礼仪志》均有相应记载,前者云,届时“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后者云:“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并对仪式本身有个介绍,“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逐鬼童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拨浪鼓)”;其中“方相氏(逐鬼执行者)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十二兽有衣毛角……因作方相与十二兽儛。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司马阙门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雒水中”。

  唐朝的“大傩之礼”本质上予以完全承袭,只是稍有量变。《新唐书·礼乐志》这么说的:“选人年十二以上、十六以下为侲子,假面,赤布袴褶。二十四人为一队,六人为列。执事十二人,赤帻、赤衣,麻鞭。工人二十二人,其一人方相氏,假面,黄金四目,蒙熊皮,黑衣、朱裳,右执楯;其一人为唱帅,假面,皮衣,执棒;鼓、角各十,合为一队。队别鼓吹令一人、太卜令一人,各监所部;巫师二人。以逐恶鬼于禁中……”对仪式的具体环节、步骤,谁说什么,谁唱什么,记载均不厌其详。两宋也是这样。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除夕这天,“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武林旧事》则云:“市井迎傩,以锣鼓遍至人家,乞求利是。”李弥逊《观傩》诗曰:“威容曾许云中见,又对彤墀得细看。”表明皇帝对傩仪也饶有兴趣。

  正是诸如此类的傩仪,渐渐发展而成了傩戏。一种观点认为,傩戏初是以歌舞演绎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众所周知是打鬼和驱除邪祟的代表性人物。

  傩仪及傩戏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特质,就是假面(面具)。前面的文字之外,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亦云:“除日作面目或作鬼神,或作儿女形,或旋于门楣,驱傩者以蔽其面,或小儿以为戏。”陆游《老学庵笔记》说“(徽宗)政和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少,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说“桂林人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二者相互印证,表明桂林制造的傩戏面具,当是一个著名品牌。在平时,面具已成了玩具的一种。洪迈《夷坚志》载:“德兴县上乡建村居民程氏,累世以弋猎为业,家业颇丰。因输租入郡,适逢尘市有摇小鼓而售戏面具者,买六枚以归,分与诸小孙。诸孙喜,正各戴之,群戏堂下。”我疑心,鲁迅先生《女吊》中的一段描写也是指傩戏:“在薄暮中,十几匹马,站在台下了;戏子扮好一个鬼王,蓝面鳞纹,手执钢叉,还得有十几名鬼卒,则普通的孩子都可以应募。我在十余岁时候,就曾经充过这样的义勇鬼,爬上台去,说明志愿,他们就给在脸上涂上几笔彩色,交付一柄钢叉。待到有十多人了,即一拥上马,疾驰到野外的许多无主孤坟之处,环绕三匝,下马大叫,将钢叉用力的连连刺在坟墓上,然后拔叉驰回,上了前台,一同大叫一声,将钢叉一掷,钉在台板上。”比照《后汉书》《新唐书》的记载,不是很有些神似吗?

  “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金洼玉注始淙潺,眼前倏已非人间。”(刘镗《观傩》诗)这次在青岩看花溪地戏,看了半天,也不知咿呀呀地唱些什么,动作又只是转圈或蹲或跳那几个,未几便形同鲁迅先生小时候在赵庄看社戏,没了期待时的兴致勃勃。地戏演员们一律黑布遮面,像关云长的胡须那么长,完全看不清面孔;额头部位正有一个略略上仰的木质面具。以没有遮面的击鼓老人作参照来推断,演员的年纪应该都比较大了。像许多地方剧种一样,必欲传承和普及,便不能单纯地表演了事,立块说明牌子了事,还应当详加解释或说明:念白是什么,唱词是什么。让观众知其然,才能调动起相应的兴趣。

  作者系南方日报高级编辑

编辑:张琳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