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比公式相声更不好笑的是伪创新

2018-08-16 11:46 来源:南方日报 张东锋

  这两天,除了“黄×明卷入18亿股票操纵大案”之外,“上海交大博士夫妻怒怼郭德纲”恐怕是另一个引人关注的娱乐话题了。上周六,东方卫视播出了一档类似“中国好声音”的相声界选秀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节目中,一对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博士夫妻,号称用工程学的有限元理论分析了相声,创造出“公式相声”,并当场与身为评委的郭德纲展开争辩,言谈中对传统相声冷嘲热讽,而且狂傲放言“走着瞧”,不但“钢丝”们看不过眼,连很多网友都在感叹“老郭是脾气真好”。

  作为一个曲艺爱好者,这位夫妻的相声笔者听过一部分,有些校园段子的确能引起高校学子的共鸣。不过,如果像他们这样一心想把相声这门“笑的艺术”变为“笑的公式”,我还是要站在另一边。相声有没有公式?关键在于对公式怎么理解。包括相声在内的任何艺术,很显然要遵循一定的创作规律和相对成熟创作技巧,这一点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是最好的证明。数学有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规则,相声有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物理上有牛顿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经典理论,相声也有报菜名、八扇屏等经典段子。这些基本功、经典段子,如同运算规则、定律一样给后人创新提供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思路,理解为“公式”也未尝不可。

  然而,与1+1=2、苹果熟了会落地不同,相声的每一次表演都是需要具体演员来完成,每一次都是重新创作的过程,台词一样、面对的观众不一样,“笑果”就可能大不相同。很常见的例子是,北方的相声到了南方,很可能因为语言的差异而在“笑果”上大打折扣。而就算郭德纲把商演开到日本、美国、澳洲,听众也主要是华人。郭德纲本人就经常在台上举例说:“同样一个段子,有人说就好笑,有人说就不好笑”,这说明相声表演往往考验的是表演者的功力,而不能简单地套用任何“公式”。当这对夫妻以“科学思维”将相声简化、量化为笑的次数,并将相声表演过程转化为在几分几秒制造出几个笑点,显然是“科学主义”过头了。

  透过这场争论,使人联想到了创新的话题。这对夫妻相信,以有限元理论来分析相声,是“有科技含量”“能给人带来思想”的相声;在他们创新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将“创作出最好笑的相声”。学术上,以一种新的方法论为指导获得新发现,的确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用工程学里的有限元理论来解剖相声,作为一种探索也并非不可,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创新不是套用,更不是脱离研究事物的基本规律凌空起舞。因此,当二者看到其他人的表演就摇头,自认为观众已经不喜欢听太平歌词这样的相声基本功表演,认为表演中一些起承转合的铺垫是“讲那么多废话”时,既脱离了观众,也脱离了相声本身,本就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更谈不上创新。

  这也再次证明,不是套上个理论或者顶上“科学”这样高大上的字眼,就代表了创新,或是注定会符合时代和大众的需求。这其实是一种伪创新,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比如,最近几年吸引公众眼球和创投风潮的共享经济。以大数据和技术手段改善供求的信息不对称,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人们推崇“共享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是不是只要通过一个平台来撮合买卖双方交易,把传统的租车、租房乃至租伞服务转移到了互联网平台上,就等于“共享经济”,就是创新了“互联网+”呢?恐怕答案不言自明。

  艺术的传承无可否认地需要创新,但前提是尊重艺术自身规律。相声好不好笑,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需要观众来检验,否则自己再怎么觉得高级,顶多不过是自娱自乐罢了。

编辑:刘建维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