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进一步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2018-08-18 08:05 来源:南方网 扶青

  一个台阶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每次出门都经历莫大的考验,看电影、逛商场这些现代生活方式似乎与他们无缘……8500多万残疾人、2亿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量伤病人员、妇女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都在呼唤着全社会无障碍环境。2012年8月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依法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6年来成效显著,已有近211万残疾人的家居环境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古今中外,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自尊自立、奉献社会的奋斗事迹不胜枚举,而对残疾人群给予关注和保障,也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素来有“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追求;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提出“人人享有尊严和正义”。可见,理解、尊重并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一种不分国界的社会共识,今天更以制度保障的形态融入到国家治理中。在我国,以1988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为标志,残疾人保障事业已经结出了丰硕成果,60多部法律法规的出台,持续深入地让残疾人享有了平等权利,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六疾不能自理者,赐谷五斗。”今天,残疾人保障事业早已不满足于兜底救助,而是给他们创造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的无障碍环境,既包括基本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信息交流的无障碍环境。其中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保障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2016年—2017年,中国残联在全国范围推动家庭无障碍改造,不过两年间,就有23.46万个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现了改造,虽然进展很快,但任务也很艰巨。截至目前,还有331万个家庭尚未进行改造。其次,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大型商场等使用场景,也有必要为残疾人通行和使用而设置“通用设施”,这里应该引入“通用设计”原则,在基础设施规划期就囊括特殊人群需求,从而留出空间、做好加法。目前,全国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扶手普及率已超50%,但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缺失较为严重,是亟待引起重视的“短板”。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包括有形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建筑等,还包括无形的制度、行为习惯、社会心理、公共意识等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建设。也就是说,不仅要身体无障碍,更要精神无障碍。要知道,仅仅有怜悯之心,仍是没有把残疾人摆在与自己平等地位的心理表现。好在如今正视残疾人的权利保障,一系列行动正在发生,如铁路主管部门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预留专票,盲人被允许携带导盲犬乘坐地铁,公安部在全国范围推行12110短信报警求助服务,教育部出台规定允许残疾考生可以申请合理的高考便利等。此外,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在致力解决特殊人群的“数字鸿沟”。这些措施充分鼓励残疾人突破精神限制,追求平等的尊严、幸福的权利,是可贵的社会观念进步,需要弘扬壮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几千万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应该从具体实事抓起,时刻关注他们的呼声,及时响应他们的需求,真正推动无障碍环境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编辑:武海林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