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公筷

2018-08-23 08:36 来源:南方日报 田东江

  今古齐观

  广州人在酒楼里吃东西,很早就已经使用公筷,也就是往自己碗里夹的和往自己嘴里送的筷子,是两副,前一个即公筷。公者,区别于后者的“私”用吧。

  筷子,是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一日三餐,几乎须臾不可或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果“老外”会使用筷子,不啻为热爱中国文化的一个举动。筷子从前叫箸。《荀子·解蔽篇》云:“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今天的高速公路两侧——至少在去粤东的路上,每能见到笔直的成片桉树,情景应该相去不远。当然,荀子这里是打个比方,他要说的是“求箸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长也”。

  筷子作为国人吃饭时的用具,桌上有之,实在寻常不过,但在某些或曰个别时候,吃饭预备筷子与否却是一种信号。《汉书·周亚夫传》载,汉景帝“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尚席,即宴席的操办负责人。景帝看见了,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请人家吃饭,肉都不切开不说,还不备筷子,又要笑人家索要筷子,显见景帝有刻意的因素。对此,后人是这样解读的。如三国时魏人孟康曰:“设胾无箸者,此非不足满于君所乎?嫌恨之也。”同时期的如淳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非故不足君之食具,偶失之也”,漏了而已。唐人颜师古则曰:“孟说近之。帝言赐君食而不设箸,此由我意于君有不足乎?”从周亚夫后面的结局看,确是景帝有意为之。“居无何,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就是这么一件事,周亚夫被安了个要造反的罪名。亚夫辩解:“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办案人反诘:“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应当承认,前人普遍不大重视筷头上的清洁。《清稗类钞》有“饮食之卫生”条,讲的不是食物以及用餐时的干净与否,而是“当珍馐在前,则努力加餐,不问其肠胃胜任与否,而惟快一时之食欲”,但“人身所需之滋养料,亦甚有限,如其量以予之,斯为适当。若过多,徒积滞于肠胃之间,必至腐蚀而后已”。所以,它讲的主要是“食时之方法”,如“凡遇愤怒或忧郁时,皆不宜食”“食时宜从容不迫,午餐、晚餐之前,必休息五分时,餐后至少休息十分”,云云。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一些人群中很早也有了公筷意识并见之于行动。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讲到“自杞”这个族群,“性好洁,数人共饭,一盘中植一匕,置杯水其旁,少长共匕而食”。吃的时候呢,“探匕于水,钞饭一哺放,抟之拌,令圆净,始加之匕上,跃以入口,盖不欲污匕妨他人”。这里的“匕”,古代即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曹操跟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结果“先主方食,失匕箸”,就是把勺子和筷子都给吓掉了。《华阳国志》打圆场说“于时正当雷震”,并不是曹操的话的缘故。显然,自杞族群的人就有“公筷”意识,知道把匕涮一涮再给别人用,干净。

  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宋高宗赵构在得寿宫,“每进膳,必置匙筯(同“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其欲食者,以别筯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皇后曾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这意味着,赵构吃饭前都准备两副勺子和筷子,先用“公筷”及“公匙”将食物取置到自己的容器中,再用另一副筷匙食用。这里,公筷的运用已然相当明显了。

  清朝有识之士认为:“欧美各国及日本之会食也,不论常餐盛宴,一切食品,人各一器。我国则大众杂坐,置食品于案之中央,争以箸就而攫之,夹涎入馔,不洁已甚。”因此,公筷在一些地方出现,已成必然。《清稗类钞》中至少有这样两则。其一,光、宣间之筵席,“颇有以风尚奢侈,物价腾踊,而于宴客一事,欲求其节费而卫生者。则一汤四肴,荤素参半。汤肴置于案之中央,如旧式……惟案之中央,必有公碗公箸以取汤取肴。食时,则用私碗私箸,自清洁矣”。其二,无锡胡彬夏女士“以尝游学于美,习西餐,知我国宴会之肴馔过多,有妨卫生,且不清洁而糜金钱也,乃自出心裁,别创一例”,她的方法是,“食器宜整齐雅洁,案上有布覆之。每座前,杯一,箸二,碟三(一置匙,一置酱油,一置醋),匙三(以一置碟中),巾一(食时铺于身,以防秽且拭口)。凡各器,食时宜易四次”。

  筷子从前叫箸,但“箸”在什么时候成了“筷子”?不大清楚,原因则可能是因为忌讳。《菽园杂记》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且举例说明,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圆果”,“伞”为“竖笠”;如此等等。但他认为“此皆俚俗可笑处”,则是漠视人们的文化心理了。另,其“吴中为甚”亦不知依据为何,广州这方面俗讳就很多,“肝”讳为“润”,“舌”讳为“脷”,“空”因为与“凶”同音而讳为“吉”,数不胜数。

  公筷的历史就是这样有趣,余所见些许,识者可续补之。

  作者系南方日报高级编辑

编辑:张琳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