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发展,保民生,惠世界。连日来,海外各界人士热议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认为稳定、发展、开放的中国经济将有效提升国内外投资者信心,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中国进入了全国两会时间。置身于多重历史节点,全国两会肩负着谋划部署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使命,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则是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一系列务实的举措,对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勾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走向,标注着中国经济这辆开往“丰收”之秋的列车,正装载“政策红利”、汇聚复苏动能,朝着发展目标奔驰不息,显示出“中国信心”的强劲脉动。
疫情没有国界,国际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低估。在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的特殊背景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一切都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作安排和部署中“显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如何重振经济,早日消弭疫情影响,举国期待、世界瞩目。也正因如此,疫情影响下如何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便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而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出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红利”,则让这个热点话题更热、更火。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此举的目的就是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正如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所认为的,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面对全球疫情和国际市场的重大不确定性,中国政府将稳就业保民生放在优先位置,这体现了中国政府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一步。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既是庄严承诺,更是硬性要求。完成这样的目标任务,离不开经济增长的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稳定经济运行的措施,并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蕴含着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的紧迫感,饱含着信心不变、决心不移的使命感。正如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所说的,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经济措施,如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等,这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也将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贡献。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是中国的一贯态度,也是不变的基本国策。从促进外贸基本稳定,到积极利用外资;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布局、新目标,展现出世界经济“稳定器”和“发动机”的良好形象。正如法国智库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法国《新团结》报主编克里斯蒂娜·比埃所认为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具体措施,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保障,是给世界经济的一颗定心丸。“因为中国经济的恢复和中国庞大的市场,是带动世界经济前进的动力。中国发展必将惠及世界。”(南方网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