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由南粤女声与南方新闻网联合打造的《悦听》栏目。今天,与您分享的文章是《关于家的5个故事,让中秋有了更深的意义》。
父母的等候,是深夜为归家的你留住的一盏灯;
是工作压力大时,微信里给你宽慰的一句留言;
是每逢团圆的日子里,一句“等你回家”的期盼。
佳节悄临近,复沓又中秋。
不少离家在外却无法归乡的人们选择将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他们的故事,也让中秋有了更深的意义。
人不回家,月饼要到
中秋临近,对于小庆来说,仅仅是意味着会有一个长假期。
掰着指头数,他已经快一年没回老家。
毕业后,他来到了北京。在网上找到合租的舍友,每天花3个小时上下班的日子,一晃也过一年多了。
疫情后,公司降了薪,日子过得有点紧巴。节假日的车票又贵又难抢,小庆放弃了回家的念头。
他和舍友计划中秋节在出租屋里“打火锅”,这应该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快乐的过节方式了。
公司给他发了盒月饼,他给家里寄回去,当是问候了,心中多少有点酸楚。
小庆常安慰自己:“人在年轻的时候,谁还没有那么段困顿的时光,如果不是因为梦想,谁愿意背井离乡。”
四海为家月相伴,银盘不解游子心。
故乡在远方,梦想在前方。只能选择埋头过坎,历事练心。
他们的中秋,在节后那天
对于背井离乡的人来说,回不了家是不得已,但阿明和他的家人却是三过家门而不入。
阿明是警察,他的老婆是护士,父亲是火车司机。有时饭吃到一半,他和妻子会因为突然接到的一通电话,放下碗筷就出门。
尤其是到了节日,在别人家团圆的时候,他们全家反而是最忙碌的。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护送更多人平安、健康地回家。
在过完节的那一天,才迎来了他们的团圆日,凑一桌子人整整齐齐的。
那一天,阿明的父亲会主动下厨,炒两个拿手菜,逗得儿孙们咯咯笑。
你问他们中秋不能聚会遗憾吗?
他会嘿嘿笑说:“能在一起,团圆就是中秋!”
在我们的身边,有无数像阿明和他的家人一样的人,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工作充满使命感。
也正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和家庭的付出,才成就了我们的幸福。
远嫁的女儿,最怕过节
方文前两天给发小寄了一箱子特产,托发小中秋回去时帮她带给老家的父母。
她的老家在云南的一座小城,交通不便,老人家年纪大了,去快递站取快递很麻烦。
远嫁国外的她,父母家人成了她最深的牵挂。
她也是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出嫁那一天,父母会难过成那样。
自从有了孩子后,她更明白为什么家人从一开始就阻拦她的这段爱情。
中秋快到了,但她的宝宝才几个月,无奈只能放弃回家,安心带娃。
有时跟丈夫争吵后,举目四望,孤独感涌上心头。
她也慢慢明白了,远嫁的女儿,是父母丢失的宝。
她调整情绪后,给父母拨通了电话。
还未张嘴,泪已成河……
事业和团圆,我只能选择一个
大田想家已经刻到了骨子里。
他之所以管自己叫“大田”,就是因为他来自闽南的一个叫“大田”的小城。晚上回来后,常常在出租屋里单曲循环《大田后生仔》。
唱着唱着,有时候一个激灵,仿佛被打了鸡血。
大田是在深圳做酒水生意的,中秋大家团圆,饭馆餐厅挤满了人。
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他马不停蹄地来往于各个餐馆推销自己的产品,谈生意,进货,送货……
生活不会亏待努力的人,如今的他已经攒了一笔钱,接下来想把自己的生意再扩大些。
大田也在网上买了些东西给家里寄去,然后给家人拨了个视频:
“还好吗?”他妈妈冲着电话笑呵呵地问道。
“很好,赚得多,年底办喜酒。”大田说这些的时候,对面的老人家笑得更开心了。
爸妈,一直在等你回家
孩子之于父母,不管年纪多大,都是最深的牵挂。
但对于强子来说,现在的他还体会不到。
他在高速路口的一家汽车维修站工作。初中时,因为叛逆和家里人闹翻,跑到外头打拼生活,社会这碗饭不好吃,他也吃尽了苦头。
临近中秋节,过路人多了起来。他看着大家欢笑的脸,以及装满后备箱的各种礼物,心里更是苦涩。
姐姐打来电话,催他回家吃饭:“阿爸渍了螃蟹等你回家。”
强子倔强地挂了电话,然后呆坐在地上好久,眼眶红了。
他以为自己是被抛弃的,殊不知,爸妈正在翘首期盼他回家。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像风筝,飞得再远,那条绳子始终牵在手里挂在心头,所以才有“牵挂”一词。
再大的矛盾,在爱面前,都荡然无存。
离家越远,越懂得家的可贵,越怀念爸妈的唠叨;
离家越久,越明白家的重要,越想念家的温暖。
中国人自古重视中秋节,这也是忙碌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所有倦鸟,在这个日子里寻得理由纷纷归巢。
一家人花前月下,温酒赏月度中秋。
能和爱的人一起共团圆,便是最美的时光。
文字来源:南粤女声综合自十点读书、卡瓦微卡
图片来源:包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