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而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举办并永驻中国,则体现了中国领航世界互联网治理的新常态。
2015年12月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与去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相比,本届大会规模更大、代表更广泛、内容更丰富,会议也更“智慧”,届时将有2000多名嘉宾与会,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科技社群和民间团体的互联网领军人物,将围绕全球互联网治理、网络安全、互联网与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以及互联网哲学等诸多议题进行探讨交流。
而在治理联盟首次全体理事会上,鲁炜全面阐述了习近平主席的国际治网主张,介绍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和治网实践,受到各国与会者高度赞同。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掌门人法迪·切哈德先生不仅将之称为完美的“中国治网模式”,还明确指出“中国正在逐渐发挥全球互联网治理讨论中的领导作用。”
从2013年11月中国首次以中央文件的方式对改革互联网领导体制作出部署到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横空出世,从互联网被置于国家的最高战略层面到成为最高领导人亲自主抓的“一号工程”,从“互联网+”的概念提出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设计,中国正在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正如法迪·切哈德先生所说,“要建成一个真正有包容性的全球互联网治理生态系统,中国的参与不可或缺。”互联网所形成的巨大空间包罗万象且无限缠结,既有美好的存在,也有丑恶的一面。特别是在网络空间安全正面临来自多种因素威胁的当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做到独善其身,而“中国治网模式”则为互联网治理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模式,中国倡导的“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也为互联网开启全球共治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