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正在改变中国乡村面貌的伟大历史实践,面对新时代日益磅礴的精神气象,作家如何感受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如何用心书写面向未来的、充满生机的乡村世界,正成为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重任。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中国乡土文学召唤着现实主义的创作要求,以新的叙事主题、乡村人物形象、伦理文化以及审美形式,书写好新时代的乡村巨变及其精神风貌的文学作品。
《大山的守望》(第二部)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
《大山的守望》(第一部)出版后,作家张速平经过八年沉潜与精心创作,《大山的守望》(第二部)应运而生。这部作品的问世,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再度观察、思考与回馈。在社会主义乡村建设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张速平用文学的方式将问题往现实处不断探索,这既是一次文本艰难的努力,也是一次有精神意义的指引。
《大山的守望》(第二部)作为张速平新创的反映山村生活与乡村振兴的长篇小说,以细腻的情感触及当代农民创业的故事,展示当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画卷。在这风云激荡的宏大叙事中,他以作家敏锐的眼光来观察历史之变,以个人情感来体悟时代之困。他怀着深沉宽广的悲悯情怀,描述着乡土——这一中国社会的深层底色,也以深厚的生活积累和生动的笔触写出了当代中国乡村“经山历海”的巨变,塑造了一位坚忍不拔、引领山村发展的新女主人公形象,为新时代中国新农村建设者的形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土中国有着强大的乡村叙事传统,张速平的山村小说的写作自然离不开风景、世相、乡情和人心。本书以一个大学毕业,放弃读研,也放弃优越城市工作的新时代青年洪娟花的命运起伏为主线,重点刻画了石西山纷繁复杂的山村生活,用别出心裁的构思,安排了几条纵横交错的矛盾主线展开叙事,通过复杂曲折的矛盾纠葛、扣人心弦的利益斗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高度浓缩了云贵高原山区的乡村变迁,同时也展示了近年来跌宕起伏的云贵高原山区乡村生活、风俗民情与历史变化。
张速平将一部精彩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正是把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与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以及时代串联在了一起,并刻上了拥有浓烈个人色彩的时代印记。那些道德的、精神的、主流与边缘、利益与纠缠的种种变化迅速发生,正表达出自我身心与农村割舍不断的那份情感,也书写了当下乡村中那些我们无法触及的幽暗地带。关爱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全部情感,他完成了一个人文精神层面的表达与付出。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描述的生与死、情与理、个人与民族的对照之间,由一个回乡故事为开篇,转而不间断地引入了情感的小叙事,由于在宏大和细微之间的反复伸张,从而支撑起小说内涵的力度。在乡村世界中寻找乡村振兴与个人发展的新机遇,以实际行动重振乡村文化精神,寻归乡土大地之魂和慰藉千年不变的乡愁之心。
总之,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在我看来,新时代乡村巨变需要作家新的书写方式,新的史诗变化需要匹配新的人物形象,在新的人物画廊中,应该有新的青年农民形象,就像本书女主人公洪娟花一样。面对乡村振兴路上的“小人物”的“大事业”,应该用现实之光、理性之光、理想之光照亮生活,使人们看到希望与未来。
张速平作为新时代中国巨变的感知者、思考者和文化的创造者,已具新的文学视野和新的思想境界,既有历史智慧又有当代意蕴的审美建构和精神探索。从这部小说中,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他关于乡村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与底层人群的深入关注。所以,这本书也可称作是一部新时代知识青年“返乡叙事”的作品——以返乡青年作为主体力量的乡村新领路人,为新时代中国乡村书写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与未来发展的众多可能性。他们立志改变乡村贫困面貌,重新赋予乡村生命、活力与未来的新乡村故事。这部乡土题材小说创作,是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乡村建设的步伐相契合,为当代乡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精神与文化支撑。
撰文:朱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