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于国产科幻影视剧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仅在一月,就有电视剧《三体》的开播和电影《流浪地球2》的热映,让观众领略了当前国内创作者处理宏大科幻题材的硬实力。从前只存在于文字的科幻场景此刻近在眼前,通过经费燃烧的大制作影视作品,成功唤起大众对宇宙的想象与探索。
影视剧除了带给我们视觉盛宴外,其中宏大的科幻设定也给观众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太空电梯”“引爆月球”的夸张想法是否真的可以实现?洛希极限、氦闪等专业名词又和我们有何关系?要想满足好奇心与求知欲,由物理学家、专业科普工作者写作的科普图书,或许是最好的工具。
《流浪地球2》电影宣传海报。(图片源于网络)
科学知识包装的奇思妙想
《三体》《流浪地球2》的故事设定在充满可能和不确定的未来世界,其中对于灾难和科技的描述虽有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依然能在其中寻到科学的底层原理。
以《流浪地球2》为例,令人震撼的“太空电梯”早在1895年就由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过,并且有不少公司计划实施过这一项目,因现阶段无法找到足够强度的材料而概念止步于设想;地球“流浪”过程中利用木星给自身加速的“引力弹弓”,可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测算,并且1977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经过木星和土星时便使用了这一效应;太阳老化、地球自转变慢等现象也都是客观存在,只是创作者将危机发生的时间提前到现代社会。
两部影视作品的原著皆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刘慈欣,将宇宙与科学的宏大世界与人类命运的征程相结合,兼具英雄式的浪漫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其中的科幻设定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之上,表达了对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思考。
不止是刘慈欣,能够畅销的科幻作品很大程度都要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性之上,逻辑能否自洽,是检验科幻作品的重要天平。这其中有讲述未来人类社会的作品,如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对地外生命探索的卡尔·萨根的《接触》、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索拉里斯星》等;还有恢弘的太空史诗,如弗诺·文奇的《银河界区》、艾萨克·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等。
而在影视方面,早些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火星救援》都引发了相关科学话题的热议,观众不仅希望看到振奋人心的大场面,还希望从故事中获取缜密的科学知识和细腻的情感,这对文艺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科普作品留下了广大的想象空间。
从科幻世界到科普知识
科幻影视的热播,带来众多关于科幻设定严谨性和可行性的讨论,对大部分意犹未尽的观众来说,一般课堂知识无法覆盖这些“硬核”知识点,这也给了科普书籍大展身手的机会。
从读者最熟悉的霍金《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经典科学著作开始,科普书籍的热潮随着科学探索的进步而不断深入,进入多个细分领域,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其中有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写作的科学经典,如利昂·莱德曼的《上帝粒子》《莱德曼量子物理通识讲义》,弗兰克·维尔切克的《万物原理》等;也有从小切口阐释宇宙观,兼具科普与文学性的优秀作品,如讲述宇宙毁灭五种可能的的《万物的终结》(凯蒂·麦克著)、通过元素周期表讲述化学探险与真实故事的《元素的盛宴》(山姆·基恩著)、从基因科学介绍微生物改变世界的《生命密码》(尹烨著)等。
为照顾各年龄段及零基础读者,市场也经常会涌现出各类基础科普读物,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供科普的普世视角,如《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通俗天文学》《七堂极简物理课》等;一些作者还会以漫画的形式,将知识点拆分,增强科普的趣味性,如《人类知道的太多了》《1分钟物理》系列、《元宇宙:图说元宇宙》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量子物理、上帝粒子等科学研究的巨大发展,面向大众的相关科普书籍也在不断推出,如《小,更小,最小》《量子大趋势》《从一到无穷大》等。这是未来物理科普的一大方向。
科普书籍的不断推出,对科幻影视作品既提供了相关科学知识的补充,满足了大众对科幻场景的好奇,又是对内容创作的检验。相信随着科普书籍的进一步推广,科幻作品也能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天地。
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科普作者,都能够循着科学的理性、严谨和不畏困难的求索精神,不惧孤寂、保持好奇,不断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作者 张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