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打好“文化牌”,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05-25 10:04 来源:南方plus

  5月23日上午,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高校代表团讨论现场,“冰墩墩”成为代表热议的关键词。在多个分组讨论中,不少代表发出感叹:广东的文化惠民之“网”越织越密,越来越多文化精品爆款“出圈”,与广东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广州永庆坊蝶变新生,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潮州广济桥擦亮名片,重现“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热闹场景……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18年位居全国首列,凸显了文化产业的潜力和作用。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而文化产业具有“逆周期”特点,在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这次党代会报告将文化强省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推进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模式”等,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启示性。

韩江上的广济桥。

韩江上的广济桥。

  “冰墩墩”以直抵人心的可爱形象“火”遍全球,不禁让人想起近两年流行一时的“文创明星”“考古盲盒”等。事实证明,随着“Z世代”等年轻群体成为主流消费人群,人们的消费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特点,谁能抓住年轻人的“胃口”,谁就能抓住未来。这启示我们要不断加强文化资源开放,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与社会力量深度合作,打造文化创意品牌,不断推出“出圈”精品,在更大层面、更大程度上引领消费潮流。

  用科技为文化赋能,是重塑文化产业生态、打开文化想象空间的有效路径。如今,人们戴上VR眼镜,就可以“畅游”国内名山大川;扫扫二维码,博物馆在手机屏幕上尽显眼底;登录APP,众多资源走出了图书馆……文化数字化,是让文化更“活”更火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利用文化和科技进行联结,可以放大旅游景点、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演艺场馆等众多领域的价值,形成产业化运作新特色。要让老百姓“百看不厌”“惊喜不断”,就必须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市民在广东省博物馆参观展览。

市民在广东省博物馆参观展览。

  文化浓厚的古村落、精工巧琢的非遗工艺、客朋满座的实景演出、火遍网络的乡村民宿等,让人们看到农村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充分地将这些资源发掘出来,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从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等八个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为我们进一步打开了思路。充分将文化产业思维融入乡村振兴,不仅能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能让人们的“脑瓜子”得到更充分的滋养。

  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洋文明重要发祥地、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具有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断用好“文化+”的力量,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生产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岭南风韵的扛鼎之作,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一定会更美好。

  文|王庆峰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