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热播,引发观众热议和共鸣。该剧共三集,约20分钟,单集视频在抖音最高点赞量超过800万。该剧讲述了从大英博物馆挣脱束缚的中国玉壶,遇到一名在国外做记者的中国男生张永安,在他的帮助下重回祖国的故事。
《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出逃的玉壶,名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并非战乱年代英国从中国掳走的文物,而是2011年由苏州玉雕大师俞挺制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收录的藏品。但无论是文物还是藏品,或许如网友所说,都不想久离它们的故土。
《逃出大英博物馆》网剧片段
为什么这部短剧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多人关注?
身着汉服的女主角“小玉壶”与男主角张永安相遇于异国他乡,颇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怀,加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亲切感,唤醒了观众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说,该剧虽小,但有大情怀。剧中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以玉壶为代表的流落海外异乡的中国文物的魅力和特色,彰显浓浓的家国情怀。
太极拳、茶叶、瓷器、戏曲、吹糖人、大熊猫、天安门升旗、打铁花……剧中琳琅满目的中国元素,通过“小玉壶”的视角和快节奏剪辑,无不展现了泱泱华夏的文化之美,表达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其中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这些流失文物承载着中国近代受西方列强侵略欺辱的历史。而近年来,大量海外文物回流,这无疑是中国国家实力提升的影响和体现,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当今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强,亦注重和寻求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平等和尊重。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剧里“小玉壶”对归国回家的殷切期盼,亦是反对文化霸权、倡导文明平等的呼声。
《逃出大英博物馆》网剧片段
故事结局,“小玉壶”终于踏上“瑰葭路”(归家路),为国内文物带回了书信,传达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兄弟姐妹们”的心声和思念,“家书抵万金”的情节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大声表达出对国宝有朝一日终将归来的美好祝愿。
虽然《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故事已经结束,但文物的归家路还远没结束,期盼着更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找到自己的归家之路。
南方网记者 朱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