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陈剑晖 | “粤派批评”:岭南文化品格的文学批评学派

2021-08-31 14:50 来源:南方网 陈剑晖

  “粤派批评”是当前广东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2016年以来,一批广东文艺理论工作者立足南粤文学传统和文学资源,围绕“粤派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广东力量”这一课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讨。目前,在学理构建上,“粤派批评”研究已经产生了“粤派评论丛书”等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记者采访了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剑晖,就“粤派批评”的缘起、理论内涵以及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缘起:对广东文学发展的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了解到,您是最早提出“粤派批评”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这一概念提出后研究状况如何?

  陈剑晖:“粤派批评”这个概念是我和中南财经大学教授古远清率先提出来的。2016年,在暨南大学举办的“文学评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生成学术研讨会”会上,我作了“‘粤派批评’的可能性”的专题发言,古远清以“学术相声”的形式,提出应当有“粤派批评”。

  “粤派批评”从概念到成为一个文学事件,首先要归功于《羊城晚报》文艺部主任陈桥生和副主任吴小攀的策划推动。作为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主办者和参与者,他们敏感地意识到“粤派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于是,在他们的策划下,《羊城晚报》于2016年6月5日推出一个整版的“粤派批评”专题讨论,发表了我根据研讨会发言修改的《“粤派批评”一说成立吗?》一文,近四千字,并配发了洪子诚、杨匡汉、蒋述卓等知名学者的赞同或反对意见。文章受到时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同志的肯定,并针对《羊城晚报》这一版作了批示:“此版耐看!这样的交锋、交流、交融极有意义,目的是活跃广东的文学评论。我省的文学评论工作者们敢于在‘批评’上下功夫,敢于用实力打响‘粤派批评’。”随后,《羊城晚报》再接再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又组织了20多个版面讨论“粤派批评”。如此,“粤派批评”“火”起来了,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粤派批评”的第二推手,是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和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正当《羊城晚报》如火如荼地讨论“粤派批评”的时候,肖风华邀请我策划并实施出版“粤派批评丛书”,后又有蒋述卓、林岗、贺仲明、郭小东、宋剑华等知名学者加盟任总主编和执行主编。这样,“粤派批评丛书”便于2016年底正式启动。“丛书”方案报送广东省委宣传部后,获得“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当“丛书”出版遇到困难时,张培忠及时出手予以支持,并决定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组编“粤派批评丛书”。“丛书”计划出版50本,包括文选38本,精选近代、现代与当代以来各时期38位最有代表性的粤籍批评家,每人出一本代表性文论集,分为“大家文存”“名家文丛”“中坚文汇”“新锐文综”四个板块;专题著作12本,如《“粤派”网络文学评论》《粤派传媒批评》《“粤派批评”与现当代文学史》等。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为何要提出“粤派批评”这样一个概念?能否谈谈其中的原因?

  陈剑晖:从我个人的角度说,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一种文化焦虑感的驱动。正如大家所知,长期以来,广东经济总量全国领先,媒体又比较发达,但文化和文学话语权相对较为薄弱。希望通过“粤派批评”催生广东文化和文学发展。二是“粤派批评”从晚清到现在,不仅有明显的文脉传承,代际层次也十分清晰。因此,提出“粤派批评”既有现实基础,在理论上也是站得住脚的。三是“粤派批评”的提出,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策略。长期以来,广东的学者和评论家基本上都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尽管他们在各自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毕竟势单力薄,站位不高,容易为外界忽略。而借助“粤派批评”这个平台,既可以更好发挥粤地个体批评家的才智和优势,又可以在“粤派批评”的旗帜下重新整装出发,形成一种氛围和契机,发挥群体的力量,带动更多人接续岭南的人文传统,推进广东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评论。

  影响:成为“现象级的文化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报》:“粤派批评”的旗号打出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陈剑晖:从广东省内看,“粤派批评”口号的提出与围绕这一概念的讨论,以及“粤派批评丛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广东改革开放以来一次较有广度和深度的文学事件。《羊城晚报》自从2016年6月5日打出“粤派批评”的旗号后,组织了20多个版面讨论“粤派批评”,并专门成立了“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粤派批评丛书”第一批18本书出版后,广东省文联、广东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国文艺批评家协会,于2018年1月13日联合在北京举行“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研讨会,标志着“粤派批评”实践正走向深入。2017年6月27日,《文艺报》理论与争鸣版整版发表了古远清的文章《“粤派批评”批评实践已嵌入历史》。自从《羊城晚报》打出“粤派批评”旗号后,广东各大媒体、省市文联和作协,以及各相关文艺部门纷纷召开“粤派批评”研讨会。

  从全国范围看,自从广东打出旗号后,湖北省打出了“鄂派批评”,四川打出了“川派批评”,山西打出了“晋派批评”,等等。而且,“晋派批评”等认为“粤派批评”名副其实,在理论和批评实绩上是站得住脚的。可见,“粤派批评”已引发强烈而广泛的反响,且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事实上,它的影响已超越了地域局限,甚至是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粤派批评”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剑晖:不论从地域精神文化气质,从文脉的历史传承,还是批评的影响力来看,“粤派批评”都有着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有它的优势和辉煌。只不过,由于历史、现实、文化和地域的诸多原因,“粤派批评”一直被低估、忽视乃至遮蔽。

  从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方面看,粤派批评家有自己的批评立场、批评观念,亦有自己的学术立足点和生长点。他们既面向时代和生活,感受文艺风潮的脉动,又高度重视审美中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既追求批评的理论性、学理性和体系建构,注重文学史的梳理阐释,又强调批评的实证,注重感性与诗性的个性呈现。

  “粤派批评”还有另一个独特的文化品格,即注重文学批评的日常化、本土经验和实践性。粤派批评家追求发现创新,但不拒绝深刻厚重;追求实证内敛,而不喜凌空高蹈;追求灵动圆融,而厌恶哗众取宠。这就是前瞻视野与务实批评结合,经济文化与文学批评合流,全球眼光与岭南乡土文化挖掘齐头并进,灵活敏锐与学问学理相得益彰,多元开放与独立的文化人格互为表里。这种将实践美学、生活美学和大众美学融为一体,在精神和感情结构上呈现出根性、脉性、血性与智性互融的批评趋向,既是广东本土批评家的批评践行,也是他们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是广东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可贵品格。

  发展:上升到理论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报》:“粤派批评”从提出那天起,似乎质疑的声音就一直没停止过。在您看来,质疑者的主要理由是什么?您认为“粤派批评”何以成立?

  陈剑晖:这个问题提得好。这是“粤派批评”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些人认为“粤派批评”不能成立的理由。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过时的关于文学流派的观点。因为按传统的观点,凡称得上文学流派的,必须有一面旗帜,一个一呼百应的领袖,还要有一套共同或相近的文学理论主张。显然,这些流派的必备条件,“粤派批评”并不具备。因此,我认为,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下,不能用传统的、固化的文学流派观念来界定“粤派批评”能否成立,而应立足于“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与时俱进,持相对宽泛的尺度,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和界定这一文学现象。

  首先,应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粤派批评”虽具有地方身份标识,却不是局限于一地之见的批评家群体的简单相加。“粤派批评”的概念是宽泛的,其内涵十分丰富,且具有极大的弹性。它不是一堵自我封闭的“围墙”,而是混合着“珠气”与“海风”“海味”,具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宽松的学术氛围,因此在本质上是突破了地域范畴的批评集结地。

  其次,“粤派批评”只是一个松散的地域性文学批评概念。它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鲜明、统一的理论主张,而更偏重在具体的文艺批评中呈现出地域色彩与创新意向;它不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学立场、主张和追求趋向一致性,以及自愿自觉结社的文学流派或学派,而是因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氛围,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熏陶影响,自然而然形成的。总之,“粤派批评”不是一个狭义的流派或学派口号,而是一个相对宽松、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正因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反而给“粤派批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提出“粤派批评”的概念到现在,已经过去5年了。包括您在内的广东学者为此做了哪些努力和工作?

  陈剑晖:“粤派批评”真正走出广东、走出五岭,要进一步提升粤派评论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不能满足于提口号,不能仅仅有学术的气魄和野心,或停留于对粤派批评合法性的探讨,而是要将“粤派批评”进一步上升到理论形态,推动其进入当代学术史视野,使其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岭南批评学派。

  “粤派批评”要建立自身的评论体系,提出自己的理论或批评主张,凝练关键词。同时,在研究地域性文学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文化自觉意识和不断反省,寻找不足,进而强化“粤派批评”的特色,处理好整体的批评观念与个体价值的关系。未来“粤派批评”必定能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在增强广东文化的自信、提升广东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区域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释放积极的文化效应。

  2018年1月13日,“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研讨会在京召开。在这次研讨会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粤派批评”的提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周由强认为,“粤派批评”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广纳雅言和广结善缘,不管是媒体批评还是学术批评,只要是广东人发声,或者在广东发声,只要具备“粤派批评”的精神气质,都可视为“粤派批评”的有生力量而有意识地加以团结凝聚,使“粤派批评”为当代中国文艺评论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蒋述卓表示,“粤派批评”是中国文艺批评当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它不仅是地域概念,更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他看来,“粤派批评”主要有四个特点:宏阔的视野、严谨的学风、优雅的风度和得体的词度。“粤派批评”已经不属于地域性概念,而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现象,属于开放性概念。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岗认为,“粤派批评”概念的提出,对文艺批评的建设是有益的。它总结了历史和传统,凝聚了力量,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钧寄认为,“粤”字要包括入粤认真做学术研究的人,也不见得故步自封于此,要努力地思考探索,越开放,“粤派批评”发展的空间就会越大。

  当下,面对学术界依然有声音质疑“粤派批评”是否存在的问题,有广东学者表示,提出“粤派批评”的概念已经5年了,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而言,南粤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和谱系,其文艺创作和批评自然也不同,无论命名与否都客观存在。因此,讨论“粤派批评”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怎么样。特别是相对于其他地域批评而言,到底有何不同,这才是重点。因此,挖掘并厘清“粤派批评”的内涵,阐释其本质特征才是“粤派批评”发展的要义。


来源:人文岭南第114期

编辑:王沛容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