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小舞剧《英歌》:是英歌,但不止于舞

2023-11-13 08:12 来源:南方网 金哲华

  南方网讯 11月10日至11日,小舞剧《英歌》在广州蓓蕾剧院《舞韵岭南》舞蹈剧场公演。这部在刚落幕的第八届岭南舞蹈大赛中获得多项金奖的舞剧,赛后首次公演便得到热烈的反馈,现场不少观众看红了眼眶。

  从春节开始,英歌舞的热度已持续将近一年,这一潮汕的传统非遗文化,在全省、全国受到关注和喜爱。在大多数观众已经熟悉“英歌舞”的情况下,《英歌》凭什么动人?

  舞:刚柔并济,深情动人

  《英歌》自然是“英歌舞”的“英歌”。

  小舞剧保留了英歌舞最动人的特点:激情澎湃、血气方刚。我们能在《英歌》里看到舞棒齐辉的气势,听到锣鼓昂扬的节奏。

  但《英歌》做了创新和融合:融进了婉转的气韵,悠长的情思,刚柔并济,以情动人。

  舞剧本身的特点决定道具无法繁杂,于是英歌棒、灯笼、木箕等道具极尽其用。第二个舞段“出花园”里,女演员们手持圆环,象征成人仪式使用的木箕。而女主角手中的圆环做了镜面设计,镜面随着舞蹈动作的展开而转动,将舞台的侧光投射至上方,剧场的空间一下子被拉高拉长,观众仰头便能看到跳动的光。在舞段将近结束时,镜面照出了男演员苍白的发、惊惶的脸,从回忆中惊醒的失落、“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乡愁也都被清晰映照出来。好看的不仅是舞蹈技巧,更是每一个动作里多重的情感:漂泊的心酸、故土难离的深情。

  剧:离乡与返乡,潮汕的母题表达

  《英歌》不止于英歌舞。作为舞剧,其“剧”的完成度极高。

  在英歌舞的大结构里,《英歌》嵌进了出花园等潮汕风俗,也嵌进了潮汕人从离乡到返乡的拼搏历程。25分钟的演出里没有一句台词,但传递的信息量极大:每一个舞段都是英歌舞,但又有不同寓意。英歌棒一物多用,成了牛肉丸、潮州木雕的制作工具。男主角在每个舞段里,都经历了从“旁观”到“融入”的身份变化,既与他作为回忆者的视角一致,又可以理解为他在每个场景里“学徒”身份的体现,展示的是每一项技艺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是潮汕人的好学和刻苦。当他最终接过英歌棒,我们知道,他在离乡的岁月里已学会诸多技能。

  演出定格在这样一幕:烟火燃起,锣鼓声响,游子归家,英歌舞起。离乡到返乡,这样的叙事与潮汕题材天然有着情感和结构上的契合。《英歌》虽小,创作的内涵却深厚:它扎实依托于岭南乡土,也真实展现了岭南乡土。

  记者 金哲华 图片由剧方提供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