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文化自信,从对“自我”的存续而来

——评纪录片《潮汕祠堂》

2021-09-20 14:50 来源:南方网 岳文平

  美国“X世代”与《精神分裂的日本人》都提到当地青年的一种主流心态,就是缺乏个性——大家都来自模样差不多的小城市,吃着同样的食物,穿着相似的服装,听排行榜前几名的流行歌,泡在任何一家没有区别的小酒吧里,甚至送礼物也送长相差不多的马克杯……特色小街逐步走向末路,大型商厦接连拔地而起,有时候你会发现,虽然身体穿梭于不同的城市,生活内容却失去差异的感觉,城市的趋同性带来了年轻人的个性丧失、毫无存在感等问题。这不是个小问题,因为“自信”正从“自我”而来,“自我”必须解决真正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之间的连续性。

  很高兴能看到《潮汕祠堂》这样的纪录片,它反映出潮州与国内其他城市迥然不同的气质,让我一个在南方(广州)生活了20年的北方(西安)人重新领略了潮州这座城市的魅力。在每集十几分钟、一共四集的讲述里,观众可以看到潮州这座千年古城的AB面,一面是和其他城市差不多的现代商店、马路、街景、车流;另一面则是被一代代潮州人重新结构和演绎出来的潮州古风。祠堂,以及附丽在祠堂之上、极具地方符号与特色的金碧辉煌的装修风格——金漆、烧瓷、多层镂雕、木雕、石雕、通花、彩绘等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的繁复大融合令人眼花缭乱。在极尽雕琢的风格统领下,不怕麻烦的潮州人将这种繁复之美落在祠堂之上,形成一种隆重与虔诚的色彩氛围感。潮汕祠堂绝不是空洞的雕琢,它保有对祖先功绩的详尽记录与清晰传承,这足以令其他城市的人们艳羡不已。当我在朋友群发送《潮汕祠堂》视频的时候,就有同乡点评说:“羡慕有家谱和宗祠的人家。”为什么羡慕?因为我们虽有历史却早已淡忘,三代以上的祖先就已面目模糊,而潮州宗祠多达万座,代代香火承袭,它们往往可以追溯到800年前宋元时期第一代南下潮州的北人。过去的几十个姓氏,如今的数几百万子孙,每一代人都在崖山灭国的故事中长大,又在海滨邹鲁的家训中沐浴诗书,可谓家即是国,国又是家。省尾国角之地像一丸浓烈的历史,用几百年奔涌不息的海水慢慢宕开,不怕麻烦的潮州人三江出海异国谋生,他们中的商贾巨富早成传奇,却从不提奔波辛苦,险中求生,破中求立,人们只见散落四海的潮州子弟万里还乡,荣修祠堂,兴学重教,反哺家乡,都归因于潮汕祠堂这一物理存在与精神脉络互动牵引。

  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要看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与他相生的家庭,与他玩耍的邻居。潮地自有八百年科甲风云,中进士者445人荣膺广东各府前茅,历来举文重教,慷慨捐学,推崇奋斗,不难由此推测出一个传统潮州青年的基本性格元素。如果他有日成功,第一件事就是返乡拜谢祠堂,家族老人要将他的事迹写成祝文上祷祖先,那他的成就不仅是个人成就,更是氏族荣耀,这样一来又形成了这个青年与祖先、与全族的一次感恩大互动。他从一个崖山故事的聆听者,成长为家族漫长奋斗故事的新节点,情节与史料重新融合,以最好的方式解决了“现在的我”与“”之间的矛盾。一个人不孤单,是因为他知道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可以依靠谁……这种薪火相继的荣誉感在祭祖、迎祖、送祖、拜祖的仪式感中沉淀成了亲族、传统、家风与性格,同样影响和激励着后代子孙。

  因此当你面对潮汕祠堂的时候,你不仅可以从外在风格辨知它不是别处建筑,甚至不是广州祠堂,它只属于个性特别鲜明的潮汕祠堂,它因为内容特别充实、地位特别尊贵而散发自信,独树一帜、傲骨铮铮。

编辑:王沛容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