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25粤港澳大湾区春晚:融合传统与现代,新时代广东精神的文化年夜饭

2025-01-28 14:36 来源:南方网

  1月27日晚,“到湾区过大年——2025蛇年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晚会”(以下简称“湾区春晚”)在广东卫视播出,丰富的广东文化元素和精湛动人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

  湾区春晚以“蛇”全“蛇”美为特色,是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年夜饭”,不仅是粤港澳三地文化共融的缩影,更以“湾区年味”为窗口,诠释了岭南文化的独特与活力,展现了新时代广东精神的文艺表达。

  非遗活化:传统技艺的现代表达

  晚会将广东本土的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艺术形式,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例如,《天地四声——面谱》融合了英歌舞与音乐剧元素,展现了非遗潮汕英歌舞的飒爽及其背后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精神。粤剧、潮剧、雷剧、汉剧四大非遗剧种在《一出好戏》中碰撞,通过青春化的戏曲编排和流行化的锣鼓点设计,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传统戏曲的“潮味”。节目《五福临门》十分震撼,醒狮、功夫展现岭南年俗的磅礴气象。由广州芭蕾舞剧院原创的舞蹈《惊蛰》结合中国古典舞的柔美身韵与芭蕾技巧,演绎中西合璧的“白蛇传”,赋予经典传说以灵动的新意,也体现了广东在文艺方面的创新与成果。

  这种“非遗+场景化”的呈现,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更通过沉浸式舞台设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现场。

  人文湾区:多元可能与温暖情怀

  湾区春晚表现了湾区文化的丰富多样,充满多种可能性又能和谐共处,更展现“人文湾区”的温暖情怀。黄霄雲与荷兰电音组合Vicetone合作的《OKK》,是一首魔性“洗脑”的过年神曲,将岭南市井烟火与电子音乐结合,打造出“赛博岭南”的视听奇观。粤语、客家话、潮汕话交织的《岭南新民谣》,以方言为纽带串联起个体记忆与家国情怀,唱出岭南青年人的心声。歌曲《圆》由孙楠演唱,表达“人间至味是团圆”的情感。周笔畅的粤语新歌《毛毛雨》则表现复古旋律与温柔力量,传递真情实感与人文关怀。

  晚会尾声,由内地、香港、澳门歌手合唱的《大湾》《我携山海等你来》表达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共性与融合,将“共同的家园”这一主题推向高潮,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地域,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引发观众共鸣。

  2025蛇年粤港澳大湾区春节晚会,以“蛇”为媒,舞动岭南文脉,唱响湾区活力;以“潮”为帆,传承非遗技艺,推动文化创新;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共建充满温暖情怀的家园。晚会展现了岭南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时代新声,向世界发出“到湾区过大年”的盛情邀约。当英歌舞的槌声与电子音乐的节拍共振,当醒狮的腾跃与芭蕾的足尖共舞,广东文化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岭南新篇”。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绮琳

编辑:胡伟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