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接海气 扬龙威——看台山粤剧《海永无波》

2024-01-20 17:43 来源:江门日报 朱立中

  没看粤剧演出10多年了。日前,获“戏剧中国”2021年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的台山土产粤剧《海永无波》,由台山粤剧团在台山市影剧院首演,我有幸前去观赏。

  粤剧《海永无波》脱胎于广东省保护文物——紫花岗摩崖石刻“海永无波”。该石刻位于台山市广海镇南湾紫花岗山腰,地处南湾之滨,“海永无波”每个字高3米、宽2.2米,刻于一块高8.1米、宽9.2米的花岗石斜面上,是广东省内最大的石刻,字体苍劲雄浑,气势磅礴。

  据《广东通志》记载:明景泰三年(1452),倭寇劫掠广东沿海,张通奉朝廷之命讨贼,不克而退。天顺二年(1458),英宗再命张通杀贼立功赎罪。次年,在沿海各地人民奋起协剿下,张通作战大捷,俘虏大批倭寇。之后,张通写下“海永无波”四个大字,并由徐海刻上摩崖,以寓匪患已平,海面再无寇害之意,宣示民众祈求国泰民安的心愿,亦为平倭纪功。石刻左边有“钦差总督备倭都督张通书,巡视海盗副使徐海刻”的题款。在广海地区,与“海永无波”石刻一脉相承的人文遗迹,还有“烽火台”和“烈女坟”。“烽火台”承载着广海人民几百年防御外敌入侵的英勇历史,“烈女坟”背后是广海古城被倭寇侵略至暗时刻的悲壮事件。粤剧《海永无波》融合三个古迹,运用戏剧艺术手段,重现当地军民合力抗击倭寇、收复失地、维护“海上丝绸之路”畅通的历史情景。毫无疑义,剧情升华于厚重的史实,主题富有时代气息、充满正能量,是粤剧《海永无波》成功的前提。

  在戏剧艺术中,人物形象塑造也是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粤剧《海永无波》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海永无波》主角——与历史人物同名的彭贞娘,在倭寇入侵的危难时刻,她代父上战场,竭忠效命;为歼灭倭寇把握战机,她挺身闯敌营,刺探情报;为掩护同伴带回重要情报,她明知难以生还毅然留下来与倭寇周旋,用剪刀刺伤贼酋和叛徒后壮烈牺牲。在烈女彭贞娘墓前,军民祭忠魂,高唱“长歌献烈女,由衷万般敬仰;热血碧心,卫国为民,传扬万世馨香”,豪壮的旋律,令人荡气回肠。彭贞娘,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使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借助当今流行的传统艺术形式,陶醉大众,昭示现实。《海永无波》反角——虚构的东洋倭寇首领川太郎,作恶多端。《海永无波》武将——与历史人物同名的徐海,“从军海疆戍卫超十载,矢志不改”,率众战倭寇,勇猛果敢,最后活捉贼酋。徐海鲜明地演绎了英勇将军的形象,稍为逊色的是,戏剧演员斯文有余而威武不足。

  戏曲的语言,由道白和唱词组成,道白长于叙事,唱词长于抒情。《海永无波》的道白和唱词,简洁而准确,为明晰剧情、爽快观众,奠定坚实的基础。诚然,从打造广东大戏新高地的要求来审视,在《海永无波》中未见经典语言,道白和唱词尚欠缺诗意。

  《海永无波》编剧兼导演李剑昌,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先后任台山文艺宣传队专职创作员、台山粤剧团编剧。50多年前,我写唱词、他谱曲兼导演的几个演唱节目,由台山粤剧团演出,合作愉快。后来,他成为广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凭丰硕的创作成果,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曲艺家协会。退休后他笔耕不辍,从2007年开始创作《海永无波》,五易其稿,磨炼15年而捧出剧本,成为台山首个获得大奖的戏曲作品,列入江门市2023年文化强市专项资金扶持项目。难能可贵的是,接着《海永无波》,李剑昌根据台山神话而创作的粤剧《石花仙子》,又获“戏剧中国”2022年作品戏曲类“最佳剧本奖”。

  目前,年届八旬的李剑昌决定以台山侨乡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为依据,创作粤剧《梅菊姐》,与《海永无波》《石花仙子》组成侨乡三部曲。我为老文友焕发才思而兴奋,相信爱弄南海潮的李剑昌,会像其佳作《海永无波》一样,接海气,扬龙威。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