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霸总式短剧成潮流,只有“三俗”能出圈?

2023-11-20 15:06 来源:南方周末 话剧人

  无论庸俗或低俗,微短剧是对观众的讨好与谄媚,迎合的不仅是人性的某些本能,也极力通过贩卖情绪来制造流量——这种情绪由“恨”与“爽”组成,很多微短剧让人想起公众号时代的咪蒙,有意思的是,转型后的咪蒙也成为微短剧的幕后操盘手。

  《总裁的亿万囚妻》《逆天王妃别太野》《婿霸天下》《保安总裁的千金小娇妻》……如果你在短视频平台,或者其他社交平台上刷到这样的微短剧,千万不要觉得奇怪,这些微短剧正在成为一种创作热潮,嘴上吐槽霸总套路狗血老旧的年轻人,夜里悄悄躲被窝刷起来了。

  《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微短剧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剧481部,对比2022年全年上新总数仅有454部,今年上半年微短剧数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其中7月单月就有361部网络微短剧拍摄备案公示。

  一方面微短剧正成为创作潮流,另一方面微短剧的粗糙粗俗也遭到很多网友的鄙夷——微短剧为什么这么火?微短剧只有“三俗”这条路可以走出圈?

微信公布违规微短剧公示截图

微信公布违规微短剧公示截图

  短、平、快

  跟以前的长剧或者短剧相比,微短剧的差异在于时长,每一集最多十几分钟,最短甚至只有几十秒,跟长剧平均一集40分钟的长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年来,微短剧创作成为一个风口,主要得益于它的创作形式的“短、平、快”。

  “短”,在于微短剧的时长很短,拍摄门槛很低,拍摄手法也简单得多,可以说只要你有手机,有个故事梗概,你就能拍出一部微短剧。

  假设20集,每集1分钟,一部微短剧也就20分钟的时长,还不及长剧一集的时长。如此低的创作门槛,人人都可以进入,各种小型的影视制作公司纷纷以微短剧为创作起点,轻易引发创作热潮。

  “平”,微短剧在影视艺术上普遍没有那么讲究,可以平淡平庸。这是因为微短剧是寄生于短视频平台的,它不是用来在电视等大屏幕上观看的,而手机屏幕的容量有限。

  尤其是对于竖屏的微短剧来说,拍个近景的镜头,如果要看清人物的表情,大概也就只能容纳两个人物,很难去讲究什么景深、空间布局、镜头调度。所以,很多微短剧就只是把人物拍进去、把情节拍出来,美术置景、服化道等都是怎么省钱怎么来。

  “快”,则是微短剧的拍摄时间很快,播出周期很快,更关键的是,来钱也很快。很多微短剧的成本就几千块或几万块,三五天就可以拍一部,拍完一部就直接上线短视频或小程序,如果火爆了,十来天又可以复制一部同款的,可以迅速捞一把流量。

  微短剧的盈利方式也有多种。一两分钟一集的微短剧虽然登不上“优爱腾芒”等长视频平台,但它们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受欢迎。微短剧火了之后,微短剧的主角可以转型成为网红,进行直播带货;有些微短剧是广告商的定制,全集围绕广告品牌展开。

  那些寄生于小程序上的微短剧,还可以走付费观看的模式,一部一般一百多集,每一集一分钟,前面部分可以免费观看,后面剧情需要付费解锁观看,一部微短剧看下来,甚至比看一部电影还贵。

  创作门槛很低,创作手法简单,拍摄时间又短,来钱还快……微短剧成为新风口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

  庸俗、低俗、媚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边是微短剧的火爆,一边是微短剧遭遇很多人的诟病与抨击。根源在于,市面上很大一部分微短剧带有浓烈的“三俗”特征:庸俗、低俗、媚俗。

  一拥而上都是微短剧,观众可以选择的内容太多了,如果觉得没有意思,三两秒钟轻轻一刷而过,微短剧就无法获得流量。

  为了在第一眼就抓住用户的视线,很多微短剧的取向只能很“庸俗”,就像有网友概括的,无外乎“霸道总裁爱上我、英雄救美反被救、欲擒故纵谈恋爱、绑架案中见真情”……仅仅一个“捡个”,《捡个Boss当女友》《捡个boss当男友》《捡个Boss做老公》《一不小心捡个总裁老公》等内容就满天飞。

  有些微短剧进一步滑入“低俗”,在打擦边球上大做文章。尤其是一些小程序中的微短剧,没有取得上线备案号,内容尺度很大,充满各种性暗示,或者血腥暴力场景不断,又因为播出渠道非常隐蔽,一再躲过监管,相当恶劣。

  无论庸俗或低俗,都是对观众的讨好与谄媚,其迎合的不仅仅是人性中那些本能的部分,也极力去挑逗用户的情绪,通过贩卖情绪来制造流量。

  这种情绪,由“恨”与“爽”组成——很多微短剧让我们想起公众号时代的咪蒙——有意思的是,转型后的咪蒙也成为微短剧的幕后操盘手:微短剧里讨伐的对象是“贱人、渣男、人渣、恶毒女配”,这些“敌人”集合观众所厌倦的种种人格缺点,微短剧通过短平快的方式将“敌人”的各种缺陷放到最大,激起观众的恨意,再通过主人公的逆袭,对这些恶人进行羞辱、攻讦与打击,让受众收获情绪宣泄的爽感。

  然而,这种媚俗带来的“恨”与“爽”,简化的是人性,催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宽容,加剧的是隔阂,对社会心态有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微”而不“俗”的可能性

  微短剧的草莽状态,引发了官方的重视。

  尤其是今年5月,广电总局出台网剧播出上线新规,2023年6月1日以后通过规划备案的网络剧、网络微短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采取许可证全覆盖的管理办法,依法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后方可播出,无证的不得播出;对之前已通过规划备案的,可视情发证或发号。

  并且,2023年6月1日起,新上线播出的网络剧、网络微短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需为通过“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申报,且通过省级以上广电管理部门内容审核后,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上线备案号的作品。

  在此之前,微短剧有过一个短暂的监管空白期,即,很多微短剧随便拍、随便上,爱拍什么就拍什么,爱更什么就更什么,什么样才能夺人眼球就拍什么。一些小程序上的微短剧,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

  新规出来之后,微短剧的创作与播出也就面临严格的审核,只有通过审核才能在平台上线播出。这也就意味着,微短剧的“三俗”之路已经很难走通。

  微短剧只能“微”而不“俗”。

  一方面,微短剧也可以“精品化”。就比如“优爱腾芒”也在入局微短剧,它们制作的微短剧每集时长都在十几分钟,并且用拍摄影视剧的正规手法去拍摄微短剧,这让微短剧有一定的美学格调,也更加言之有物。

  像今年挺火的《招惹》,导演曾庆杰的镜头语言非常考究,把一个故事拍得纯粹而唯美,既有微短剧的简洁,也有长剧的质感,分账票房就超过1600万元。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单集只有几十秒或两三分钟的微短剧,制作团队也没钱去讲究质感,那么就得在主题表达上做文章。

  既然不能“俗”,那么就要另辟蹊径,要么就把“爽感”发挥得更极致,要么就通过创意让观众耳目一新。否则微短剧的下场要么是拍了播不出来,要么是播出来观众一“刷”而过,哪怕成本不高,可终究是要仆街。

  文|话剧人 编辑|刘韵珊

  来源: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