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各地的网友集体重温了一堂“语文课”。
到底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一话题不仅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还吸引了中文系教授、语文老师、教材编辑等各领域专家展开分析。一时间,各版本的古籍、教材被悉数翻出,查阅、讨论、求解……宛如回到挑灯夜战的校园时光。
在“斯人”与“是人”的争论热潮下,杭州的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在备课时,敏锐地发现教材里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记忆中的“路漫漫”有所出入,是否也出现了“曼德拉效应”(即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的现象)?
2018年版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对此,浙江大学楚辞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林家骊认为,古代汉语中,通用字的现象很普遍,不管是用“曼”还是用“漫”,都是可以的。
高热度讨论背后,是对于中华经典的“集体记忆”。
一句古诗文的“错字勘误”,为何能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无论多大年龄、做什么工作、来自哪个城市,都能对孟子这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耳熟能详、信手拈来,都依旧熟记《离骚》的必背段落,背后是中国人对于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的“集体记忆”。
回忆起学生时期的语文考试,一定离不开“古文默写”,不仅要熟记古诗文的上下句连接,还不能写错别字,因此,许多网友对“斯人”“是人”乃至“路漫漫”等古文名句始终存在一定的敏感性。
另外,在许多文章、影视剧中,古文名句更是成了特定场景的经典台词:需要突破某个困难点时,可以引用“路漫漫其修远兮”来表达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某些艰难困苦时,主人公必然来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也正因此,在不同的大众媒体传播影响下,人们对于经典名句的记忆可能演变成“流行说法”,但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名句所传递的自信自立、勤思苦学、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同时在每个人的心中得到强化。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曾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指在一个群体里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从这一视角来看,那些从学生时期就烙印在脑海里的中华经典文化作品,无论“斯人”还是“漫漫修远”都反映了我们文化上的“集体记忆”。
在尊重集体情感记忆的同时,该如何看待和对待记忆偏差?笔者认为,在网络集体古文“拷”字背后,更应看到重拾经典的目的,在集体讨论中推进经典的规范解读与传承,或许才是这场网络讨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记者 黄楚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