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选作品名单中,有4件广东选送的作品入围:通过精巧的舞蹈造型设计,将五大功夫门派的武学招式与岭南民俗文化创新融合于剧中,展现了舞剧精神与武术精神碰撞的有着独特魅力的舞剧《咏春》;以大湾区青年为主角,将湾区青年追梦情节与新疆民族风情进行艺术化结合,讲述了民族文化交融、东西部协作的“山海故事”的广播剧《我从湾区来看你》;通过欢快的旋律和励志的歌曲,鼓舞人们勇敢追梦,追光前行的歌曲《一路生花》(2024特别版);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侦察三排为保存主力部队舍命奔袭,以大无畏的勇气、向死而生的信念铸起了阻挡敌人钢铁洪流的血肉长城的网剧《浴血无名·奔袭》。
这些作品很好地展示了近年来广东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也体现了广东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方面的积极贡献。舞剧《咏春》自2022年12月首演至今,足迹遍及全球40座城市,所到之处好评如潮。新时代以来,文艺粤军开启了广东文艺事业发展的新征程,破圈跨界,成为文艺创作领域的热词。舞剧《沙湾往事》《醒·狮》《咏春》,话剧《深海》《大道》,杂技剧《化蝶》,电影《白蛇传·情》《雄狮少年》等成为广东原创艺术精品“破圈跨界”的典范。
文艺创作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文艺评论应成为文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将前沿的文艺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创作的具体思路和方法。通过理论的分析与提炼,为广东文艺创作者提供新的视角、新的灵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推动文艺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的统一与提升。
新时代文艺评论是新时代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文艺评论工作与文艺事业紧密联系。文艺评论是引导和推动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文艺评论不仅仅是对作品的简单评价,更是一种深入的思考和批判性反思。文艺作品是时代精神的镜像,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与人民的心声。因此,文艺评论不仅要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更要关注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导向。总书记专门高度重视文艺评论的社会职责。他分析了当今文艺批评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总书记不仅指出了文艺评论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的关键地位,还凸显了其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相互协调运转,才能推动文艺不断向高境界攀升。
此外,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文艺创作既有深厚的地域文化根基,又需具备开放的国际视野。文艺评论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桥梁作用,既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岭南文化的精髓,又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文艺理念和技术,促进本土文艺与国际文艺的交流互鉴,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文艺品牌,提升广东文艺的国际影响力。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互联互通,同根同源,粤剧作为大湾区共同的文化遗产,见证了大湾区文化的血脉相连。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粤剧这一传统文化瑰宝越来越成为讲述大湾区同根同脉故事的重要文化名片。近日,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期间,《梨园花开·粤韵来》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上演。期间,脍炙人口的《荔枝颂》与西洋乐团碰撞,将中西合璧演绎得淋漓尽致,民族乐器与西洋乐齐奏,演员穿上融入岭南“国潮”元素的西式礼服,别具匠心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更让传统粤剧焕发新的时代活力。得益于大湾区创新包容的文化土壤,粤剧迎来新机遇,融入更多现代元素,勾连湾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共鸣。
2021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全国上映不到20天便成为中国影史戏曲类电影票房冠军,成为中国戏曲电影发展的里程碑。作为珠江电影集团和广东粤剧院联手打造的“粤剧电影创新三部曲”第二部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在今年7月5日公映当天,一口气打破2024年戏曲片内地票房、2024年国产戏曲片内地票房、2024年戏曲片观影人次、2024年国产戏曲片观影人次、内地影史戏曲片单日总场次五项影史纪录。从《白蛇传·情》的横空出世到《谯国夫人》的惊喜不断,粤剧和电影找到了其匹配的样式,找到了以电影语言表达传统戏曲之美的有效途径。以电影激活传统戏曲的时代美,从媒介、技术、审美、文化等不同层面进行创新转化,能让传统戏曲文化通过电影更生动深刻地与当代审美互通。
醒狮活动广泛流传海外,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2006年5月20日广东醒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音乐剧《雄狮少年》以现实主义为基调,通过真实、细腻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展现了当代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让观众在欣赏音乐剧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引发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全剧以岭南醒狮文化为背景,是一个充满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题材。醒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音乐剧通过醒狮这一元素,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追寻。
选题策划、资金投入和成果产出上的“精准”,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叫好又叫座的“粤产文艺精品”。近年来,文艺粤军勇攀高峰,推出了一大批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的文艺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展现了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的丰硕成果。在广东这样的经济文化大省,文艺评论更应主动承担起引领文艺发展方向的社会责任,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推动广东文艺创作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反映广东人民的精神风貌,弘扬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撰文:罗丽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