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文艺报 | 张培忠: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

2021-09-17 10:16 来源:南方网 张培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总书记的这一庄严宣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舍我其谁的担当作为,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非凡抱负。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时刻,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其深刻的涵义和深邃的思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新形态。无论是现代化新道路,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其关键和核心的部分,就是精神文明。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当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时,精神文明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因为中国的文化还不具有影响其他国家的力量,中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这番话虽然带着傲慢与偏见,对我们却是极为难得的提醒和警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自我重塑的同时,追求中国话语的加快构建和自我重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及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文学华章、铸就恢宏史诗。

  一、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坚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问题持续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过程中,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全面看待“变”与“不变”,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国际话语权格局依然西强我弱的情势下,加快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发挥好文学在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现阶段,我们遇到了世纪罕见的三重严重冲击: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美国对我国的遏制打压全面升级。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秩序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所有这些变化和风险都将作用于人。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与纽带,相反,文化的差异与误解就会造成交流的障碍,甚至会造成“修昔底德陷阱”。如何积极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相对应地,找准文学在服务大局中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找准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找准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找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情感共鸣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价值转化为精彩的中国故事、丰满的艺术形象,讲出中国文化的使命担当和价值先导,讲好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通过富有艺术创造性的中国故事,全方位、大视野、多角度呈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尽最大程度表达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善意,消解对立思维,加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理解和沟通,增进世界对当代中国的了解,提升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建成文化强国确立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阐明了建成文化强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意义,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领域的主要目标、具体要求作出阐述。这是我们党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动建成文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文化建设新使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明确了前进方向。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回望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文化兴盛始终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到文学,从先秦诸子散文、孔孟老庄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璀璨绚丽的中国古典文学曾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欧洲文艺复兴和欧洲近现代文学。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世界,其实也只是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启以后的事情。在殖民主义时代之前,世界是多元并存、相互孤立的;在殖民主义时期,西方话语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导性话语;在冷战时期,西方话语体现为美苏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竞争;在后冷战时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话语一度独霸世界。当今世界和西方国家内部面临的一些挑战,包括人口危机、环境危机和文明群体之间的矛盾,都很难在西方话语框架之中找到答案。中国在大国崛起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现象,仅仅通过西方话语体系也难以解释。伴随着西方话语体系的公信力开始下降,构建客观、公正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恰逢其时。相应地,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

  二、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核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文学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构建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文化导向、价值取向,把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真挚人民情怀、自觉历史担当,体现到文学创作实践之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上。

  举精神旗帜,发挥文学培根铸魂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精辟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感召下,广大文学工作者自觉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出反映时代呼声、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从建党初期思想启蒙到抗战时期精神鼓舞,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化动员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担当,文艺始终发挥了独特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历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数十种精神,均催生了一系列文学精品力作。“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新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红色文学经典”,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真实地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走过的光辉而艰巨的历程,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鼓舞作用。继往开来,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新时代文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作家,都要将“文学梦”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感召和推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生产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传世之作、扛鼎之作,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强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凝聚起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在这个史诗性的大变革时代谱写中华民族的新史诗,奋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列宁在谈到无产阶级文艺为谁服务时指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文艺与人民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这是一根永远剪不断的情感脐带、文化脐带和历史脐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不仅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和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取向和本质特征,天然地具备有别于其他文艺的大格局、大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人民性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主体论。文化历来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评判标准和衡量指标,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幸福人生和美好生活都无法圆满。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形成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求知、求真、求善、求美的愿望日益迫切,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着文化需求、精神享受、情感熏陶、艺术生活的丰富多样和品质提升,这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要求,持续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人民情怀,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关键,是塑造新时代中国形象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文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深刻性、独特性、预见性、形象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广大作家增强主动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能力,在国际與论场上和文坛上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学话语权,塑造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伟大复兴的大国风范和大国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时代新人形象。文艺以审美的方式反映一定时代的价值和价值体系,主要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实现的。任何历史时期,都有反映这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时代典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的典型人物谱系,如英国诗人拜伦以《唐璜》塑造了唐璜的形象,法国作家雨果以《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卡西莫多的形象,德国诗人歌德以《浮士德》塑造了浮士德的形象,英国诗人雪莱以《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塑造了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等,这些具有创新意识、先进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典型人物,堪称当时以具有进步性的人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为底色的启蒙主义思想的“形象代言人”,为新兴市民阶级取代没落的封建贵族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文化营养和精神动力。高尔基在《论文学》中指出:“新人怎样在为这块被几世纪的愚昧无知所淤塞的土壤上,在这块被小市民阶层的对人生的消极态度和兽性的个人主义所毒害的土壤上成长起来,这种新人就是共产党人、集体主义者,这种人开始理解到,他工作不仅是为自己,为他所主宰的国家,而且为了教育整个劳动人民的世界、无产阶级的世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回顾历史,不同时期中国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同样承载着特定的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意义上的“新人”是时代精神的人格化,“新人”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学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在新时代,文学塑造什么样的“新人”,是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时代高度,从前所未有的壮丽征程中把握住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事业中挖掘创作素材,从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实践中提炼大国工匠和工业精神的力量,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装备制造、科技兴国、环保生态、民生幸福等生动现实中发现新的人物类型,灌注新的精神气质,塑造新的人物形象,刻画最美人物,塑造典型形象。通过塑造新人,记录中国人民史诗般的实践和创造,让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和奋发向上的时代风貌闪耀世界。

  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他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较之其他领域,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塑造功能,历来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德国诗人歌德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好逑传》后产生这样的中国印象:“并不像人们所猜想的那样奇怪。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英国哲学家罗素则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形成中国想象:“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天生的面貌仍是非常平和的。……他们的和平主义深深地扎根于他们思辨性的观点之中。”作为新时代的作家,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主动塑造“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大国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塑造客观、清晰、正面的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对文本的创作,要更加强调信息的含量、思想的容量、情感的力量,努力创作出更多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相融合、既散发出本民族文明传统的魅力又展现出面向世界的广阔胸怀的文学作品。

  四、构建新时代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的重点,是实现“两个结合”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是新时代赋予文学的新命题。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不是割裂传统,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融通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中有所创新和突破,推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也经历过艰难历程,对文艺创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早期共产党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到五四时期一些著名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太阳社等,再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过译介、传播,对理论意识和方法论的建设、文艺大众化实践作出有益摸索。在理论建构上,茅盾与冯雪峰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建构、张闻天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文艺建设理论、周扬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建构等影响深远。历经不懈探索,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的结合,最终产生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探索掀起了理论创新热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发了社会主义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一系列有关文艺发展和繁荣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提供了遵循、标示了航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新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里程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历来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总把自己的理论命题和问题阐释同历史条件、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由这一学说的实践性品格所决定的。今后,要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仍然需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文艺原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社会主义文学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新的提炼、概括、升华。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原理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既强调文艺之根要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又强调“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这些重要论述,一方面,厘清文明冲突的思想迷雾,另一方面,把竞争作为提升文艺实力和竞争力的途径,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高度文化自信。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从“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从五四新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精品佳作,绵延不绝。这是我们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底气和根源。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文明,不管产生于哪个国家或民族,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从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西学东渐”,从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在不断的交流借鉴中,中华文明形成了开放的体系,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当今世界,保持政治多极化与各民族平等共荣、和平发展的期望,必然呼唤一个文化多元化时代的真正降临。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道路上,我们既要立足中国大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仰望人类文明的璀璨星空,把民族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我们要积极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在独特的审美创造中形成独特的中国风格、中国流派,不断标注中国文学的新高度,为创造人类新的文明形态作出新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地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善于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转折点、从“两个大局”加速演变的过程中、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部署中,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洞察时与势,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伟大建党精神加快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努力续写更多新时代“春天的故事”,以文学方式让“中国声音”叫得更响,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


来源:文艺报

编辑:王沛容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