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稳”与“进”的辩证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稳”是基础,“进”则是方向。回顾过去一年,中国“进”的步伐坚实有力。谋划今年工作,全国两会再次传递出奋发进取的鲜明导向。
以产业升级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国家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强大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作出重要部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始终保持“进”的锐气和闯劲,抢抓机遇、前瞻布局,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才能在结构调整中塑优势、强韧性,真正托举起经济之稳。
以创新能力之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近来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主要战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重要目标任务进行部署,提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等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具体举措。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握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历史主动权。
以改革开放之进,拓展广阔发展空间。从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做法,制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到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扩容升级,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空间持续拓宽。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全国两会再次释放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要继续用好这个“重要法宝”,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不断向更深层次挺进,在深化改革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进无止境,一个始终向前进的中国,必将不断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华章。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