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全球治理的“杭州共识”①
仅靠一国之力,难以盘活全球创新“存量”,更难激发创新“增量”,呼唤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编织创新之网
G20杭州峰会召开在即,一份关于二十国集团创新的统计引起外界关注:19个成员国的研发投入占全球的87.3%,每百万人口研发人员均值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9倍;知识产权使用费占全球的75.6%,居民专利申请量占世界的96.6%……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最重要群体,G20各成员的创新之举,集聚起巨大的动能。然而即使是这些领头羊,同样面临着经济低迷的困扰。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这正是G20杭州峰会需要寻找的答案。中国是G20中的后起者,也是在创新投入上最努力的国家之一。就在不久前,随着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升空,世界再次感叹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新突破。正如《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所说,“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充满创新产品和创新想法的国家”。而激发起中国创新潜力的,正是近些年持续不断的相关改革。“处处都推倒这道冷漠的墙,给有创新精神的人、革新者、创造者开路,这就是管理机关和领导人的重要任务”——一位作家对创新的描述,可以视为对中国这几年破除创新障碍的总结。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布局科技创新改革,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再到“科技三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总动员令,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齐头并进,塑造着更多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在刚刚公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去年的第二十九位迅速上升至二十五位。8月的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以封面文章聚焦中国科技行业,指出中国一些创新产品的成功,有力反驳了部分人认为中国企业只会“山寨”而不懂创新的偏见。“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创新领域已进入‘相互借鉴’阶段”,这样的判断说明,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激活了整个国际创新格局。当我们已经从过去的“铺摊子”转向“上台阶”,“创新是否足够活跃,特别是创新成功的概率是否足够高”,必然成为实现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如何营造更宽松的国内和国际创新环境,使资源更多地流向创新活动,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不仅关乎中国的未来,也是一个关乎全球增长动力的问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期望以科学、技术和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提高整体竞争力,但全球视野下的创新,还处于“结构性梗阻”状态。“就像一个人生了病,看起来是感冒发烧,但根子在身体机理出了问题。”全球性创新不够活跃,根源在于机制性的问题没有解决。近年来,在信息通信领域,在稀土、汽车等行业,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市场支配地位,排斥竞争对手的做法屡见不鲜,不仅阻碍了新兴国家的创新活动,也影响到全球创新资源的流动与整合。
很多企业家提出,要把创新最大程度落地,需要跨越领域、行业、国别,让创意、专利、资源、人才在网状结构中自由结合。仅靠一国之力,难以盘活全球创新“存量”,更难激发创新“增量”。只有编织创新之网,才能让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在全球范围相互支持、共促发展。从这个角度看,G20杭州峰会首次将“创新增长方式”列为峰会重点议题,就是希望以中国的经验、以新兴创新大国的意愿,呼唤更多国家和地区一起携手,共同探索编织创新之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形势决定任务,行动决定成效。今天的我们,就身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之中,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中国已做出抉择,并蓄势待发”。只有全球协同创新的引擎轰轰响起,才能开发更多增长潜力,开辟发展新局面。
(原标题:共同探索,推进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