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未来5年将如何创新发展?广东省开出了详细清单。25日,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简称“方案”),明确要将珠三角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4月27日《南方日报》)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2015年9月29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这是继深圳之后,广东省获批建设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目标是将珠三角发展成为我国开放创新先行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区,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
应该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方阵中,珠三角何以脱颖而出、受到青睐?
一方面,既是国家对珠三角这么多年来转型升级成绩的充分肯定。从现实情况看,珠三角已是我国一体化程度最高、经济社会最发达、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城市群之一。中国四分之一、广东95%的国际贸易在珠三角进行。一半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在珠三角落户,仅广州高新区就集聚了110家世界500强企业。
另一方面,珠三角整体已经具备迈进以创新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的条件。综观近年来,珠三角各城市在自主创新方面各有亮点:广州的超算中心,佛山与德国合建工业园,珠海、东莞等地制造业企业掌握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珠三角在自主创新方面不仅走在全国前列,而且体现出很强的产业联动、协同创新的格局。
我们看到,此次发布的《方案》既对珠三角国家自创区有着清晰的战略定位,也对其发展目标有着明确的标定。更重要的是,《方案》还以18个专栏的形式明确了珠三角9市在18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包括了科学规划区域创新功能定位、增强高新区核心带动能力、深化粤港澳创新发展合作等等,对每个市都提出了具体任务要求,并明确了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无疑,这是一个定位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要求细微、便于落实的精准《方案》,对于确保实现《方案》各项指标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根本保证。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使命,面对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世界难题,面对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广东正式发布《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标志着广东在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可以预见,珠三角国家高新区所释放的创新合力,不仅将带动广东全省创新发展,助推广东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成效,支撑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而且还将辐射全国,为我国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引擎、增加强大动力,为我国参与全球创新竞争与合作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南方网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