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上海,在杨浦区的一处封控小区里,两位邻居阿姨乘着早上晾晒衣物,隔着阳台聊会天。图源:人民视觉
最近,上海有个小区里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一名业主在小区微信群里说,自己在一楼大堂里放了12听可乐,想喝的邻居可以自己去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邻居们拿走可乐后,纷纷留下了其他物资,有辣酱,有牛奶,还有蔬菜和肉。一个换走了小葱的业主还把葱根剪了下来,种在土里还了回来。最后,东西越换越多,有人干脆搬来了一个架子,把这些物资分了分类,整理成了一家以物换物的“小卖部”,方便大家进行无接触式置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谁也想不到,这个“一”竟然是一箱平平无奇的可乐。
在生活物资一度紧缺的时候,这种以物换物,实则是以心换心。可乐换来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邻居投出的一张支持票。第一个换走可乐的业主说,自己其实并不热衷于喝可乐,之所以用辣酱换走可乐,只是想“皮一下”,给艰苦的抗疫生活增添一个小插曲。肥宅快乐水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的糖分可以让人缓解焦虑;“可乐换万物”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在抗疫的紧张气氛之下,大堂里满满当当的“百货超市”,让人感到一种同舟共济的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是靠信任建立起来的,有了信任才会有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会有希望——这就是守望相助的魅力所在。
这段时间里,小到一个小区,大到一座城市,甚至是一整个国家,都少不了雪中送炭的故事。比如说,一个叫“上海医疗紧急救助”的共享文档,就在我的朋友圈里刷屏了。这个由大学生创建的文档,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就涌进了成百上千的求助信息。这里面,有需要靶向治疗的癌症病人,有等着做透析的64岁老人,有发热、吐奶的婴儿,有快要断药的高血压患者……
在疫情之下,看病是一件非常折腾人的事。疫情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出现新情况,而大量的医院线上线下都排着长队,居委会也会要求出示批条,很多病人的治疗却经不起耽搁。在这样的局面下,共享文档一方面发挥了快速汇集信息的作用,把医疗资源跟有需要的人匹配到一起;另一方面,运营人会联系病人,帮他理清一整个求医的流程。每一个运营文档的志愿者都自告奋勇地揽下了一份工作,从打电话核实信息到帮助患者买药、送医,他们在网络上为陌生人搭起了一座救命的桥梁。
只要有了守望相助的火种,哪怕被分隔在网线两端,哪怕来自天南海北,也能在挑战面前情同手足。“我尝有匮乏,邻里能相分。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在那个“可乐换万物”的小区里,有个业主把这句诗发到了微信群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希望我们能团结起来,为疫区加油打气,一起渡过难关。(王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