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这篇在舆论场上掀起了惊涛骇浪的自媒体推文,经历了反转、再反转,终于算是真相大白:的确有一名女青年死在了出租屋,但诸多细节都经过了“艺术化加工”。
死者并不是211大学的毕业生,而是专升本的普本学生;并没有连续13年考公,而是从2017年毕业至今总共考了3次;并非多年来笔试第一、却因面试不过而被刷,而是从未进入过面试环节;父母没有扔掉骨灰,而是按当地传统把骨灰撒到了河里;事发地是咸阳而非西安,死者并未拿着父母借来的钱支付高额房租,也没有证据表明她是“饿死的”。
即便经历了上述的“辟谣”,舆论仍旧是撕裂的。很多人说,即便细节有出入,至少“女人死在出租屋”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
但偏偏这次,我们还真不能“抛开细节不谈”。因为恰恰是作者编撰或者说放大的那些细节,把这个故事的主旨抬到了一个buff叠满的高度。高分低能、死磕考公、贫困家庭、重男轻女、民族习俗、城乡差异,再加上第一人称的煽情表达,活脱脱制造出了一个最新版本的“孔乙己”。作者就像一个老练的厨子,知道什么时候要放1勺料酒、2勺酱油,什么时候放3勺米醋、4勺白糖。这么多调料一放,所有食材都变成了一样的糖醋味儿。这一锅大杂烩炖到一起,在中元节前夕发布,就像一部挑准了档期上映的催泪主题电影,全片弥漫着一股“你知道我要说什么”的暗示感。
是啊,如果想看夸张的故事,我们为何不去电影院呢?电影可是啥都能编。特稿的意义在于真实,如果只为博取读者的关注,就不加考证地夸大故事的悲情元素,这本就是对当事人的不尊重。这是把死者代入了一个预设好的框架,把她的人生编辑成了能为文章立意服务的桥段。真正能“落笔自有千钧之力”的作者,不需要用这些工业品去刺激观众的味蕾。
5年前,《一个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之死》这篇爆文被证实为全盘捏造,让咪蒙的公众号生涯走到了尽头;也是在那一年,埃航失事,不少报道把笔墨聚焦在了一个中国籍遇难者身上——女大学生,年轻漂亮,家境优渥,跟男友相约去非洲看长颈鹿……关键词摞在一起,流量这不就来了吗?有媒体甚至直接转发她的私人微博,表面哀悼,实则狂吃人血馒头。这些闹剧的共同点,是当事人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业已长眠,既无法阻止自己的私事被四下散播,又无法站出来纠正文章里的不实之处。
公私终归有个边界,新闻事件里需要深挖的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部分;至于当事人的私生活,哪有什么“求真相”?总有那么一群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窥私欲,不仅让死人不得安宁,还围堵骚扰死者的亲友,扰乱了活人的生活。难道别人的隐私,就是你们想要的真相?
死人的流量可以硬蹭,活人的流量则是另一种蹭法——先造神,把对方吹得天花乱坠,一天炒作出八百个热搜,一直挖到ta说错了一句话,落得个社会性死亡的下场为止。“罗翔问大家睡觉的时候关不关手机”也能算一条新闻,“董宇辉拒绝讲解内衣”在热榜挂了好几天,而姜萍的眼神、动作、面相都成了分析她究竟是不是高手的论据。恐怕他们就算放一个屁,都能被分析出最近三天的饮食结构。制造一个金句大师,制造一个博学青年,制造一个数学天才……差不多得了。我们需要的是鲜活的个体,不是流量工厂里成批产出的标签化人物;打动人心的是真实的故事、具体的人,而不是添油加醋后的“工业新闻”。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