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稳则人心稳、大局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是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同时,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争取最好结果。”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对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今年以来,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和国内疫情反弹相互交织,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超预期突发因素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陡然上升。面对复杂严峻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及时遏制经济下滑,经济运行企稳回升,转型升级态势持续,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疫情反弹压力犹存,需求收缩与供给冲击交织,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问题叠加,7月份经济虽然延续6月份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恢复基础还不牢固,稳住宏观经济仍需持续发力。势要起而不可落。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必须充分认识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一方面要坚定信心,看到我国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克服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也要迎难而上,抓住当前紧要关口,及时果断施策,保持合理政策规模,用好工具箱中可用工具,深入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针对新情况合理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着力稳就业稳物价,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关键时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包括决定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依法用好专项债结存限额,再次增发农资补贴和支持发电企业发债融资,确定缓缴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举措,决定向地方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等,目的都是为了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做好接下来经济工作,就要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确保三季度、四季度及时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和投资,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力确保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扎实做好保通保畅工作,全力做好助企纾困工作,多措并举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用“放管服”改革等办法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政策举措落实,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总书记、党中央的关怀支持转化为推动广东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自我加压,敢于担当,勇挑大梁,坚决扛起稳定宏观经济的政治责任,一件一件、一项一项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全力以赴把各项任务往前赶,力争三季度、下半年经济有较好上升,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