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热潮,节约粮食正在逐步成为社会新风尚。然而,个别地方特别是餐饮行业却出现了某些形式主义做法,引发质疑。
譬如,客人进店先上秤,美其名曰“称体重点餐”;N-1点餐倡议流行,有地方紧随其后推出N-2;餐厅将适量点餐纳入服务员月度考核,餐桌有剩菜扣分;学生剩饭菜超过100克者,不能申领奖学金……看似一个比一个严格,但可操作性很差,落实起来也会大打折扣,对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没有帮助,反而会让这场意义重大而深远的行动流于形式。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教育、宣传、立法、监管等方面共同发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只有标本兼治、春风化雨,不弃微末、日积月累,实现从“要我节约”到“我要节约”的转变,才能让节俭节约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
遏制餐饮浪费现象,养成节俭节约习惯,好经不能被歪嘴和尚给念歪了,在推行过程中切不可搞形式主义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