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26批指导性案例。在“张那木拉正当防卫案”中,周某强等4人突然闯入张那木拉的私人场所,实施严重的不法侵害行为。法院二审认为,张那木拉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一死一伤的后果,但是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是指导性案例释放的明确信号。国家为正当防卫立法,一方面是鼓励公民在遇到不法侵害时积极行使正当防卫权利,更好进行自我保护;另一方面是倡导同不法行为作斗争,鼓励公民见义勇为。然而,在大量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条款似乎处于“沉睡状态”,有数据显示,正当防卫判决率仅为6%。司法机关追溯有罪的明显倾向、“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观念、忽视公民私力救济的作用……多重原因模糊了正当防卫的原则性规定。
最高法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对于激活正当防卫制度、明确具体司法解释具有重要意义。各级人民法院当认真参考,准确把握正当防卫制度的立法精神,捍卫正当防卫者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