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节并至,“超长黄金周”点燃了消费者的出行、旅游和购物热情,各地人头攒动、生机勃勃,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人们纷纷感叹:“车水马龙的日子又回来了!”
双节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系统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为今年疫情以来最高峰值;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同比恢复69.9%;在上座率不超过75%的前提下,全国累计票房达39.54亿元(含服务费),观影人次近1亿……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见证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彰显出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与强大韧性。
这是个注定不太一样的“十一”黄金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彻底结束,反弹风险仍然存在,数亿人口大规模出行、聚集、消费,是对疫情防控的一次“大考”。过去9个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并实现经济复苏。双节期间,各地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完善防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有力确保了疫情不反弹、出行有安全。这再次证明,疫情防控常态化是人们得以在黄金周放心出行、大方消费的大前提,也只有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才能保持我国消费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护好经济基本盘。
“十一”黄金周是观察消费的绝佳窗口,也是经济潜力的重要指标。这次长假期间,消费者热情爆棚、消费数据亮眼的背后,是消费环境的持续优化,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虽然国外游、出境游受到疫情影响,但西部游、长途游受到追捧,乡村游、海岛游、古迹游、红色游等备受青睐;城市商圈不断转型升级,“国潮”卖场、灯光夜市多种新业态、新模式聚拢了大批人气,餐饮业支付交易数据增长显著;电影市场同样火热,《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名列前三甲,助力电影市场“满血复活”;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消费数据持续向好,进一步拓展消费增长空间……传统消费转型升级、新兴消费创新提质、下沉消费不断扩大,激活了大量潜在的市场机遇,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强大消费能量。
激活亿万消费者的“购物车”,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手段,也是稳步拉动中国经济的“马车”。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升级方兴未艾,消费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当前,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全球生产和需求遭受全面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大势,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创发展新局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我国是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大国,牢牢把握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好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当前,我们正处于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的关键阶段,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消费的“压舱石”作用,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南方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