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2022年春运大幕正式开启。这意味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开始了,“平安、畅顺、满意”成为人们对疫情之下春运的最大希冀。
广东是全国人口大省、旅游大省,出行人数较多,春运压力较大。据省交通运输厅预计,2022年春运,广东全省旅客发送量约1.21亿人次,日均超过302万人次。总体来看,今年春运将呈现“客流总量中低位运行、客流构成变化不大、节后出行相对集中、时空分布呈潮汐特征”等特点,同时还面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安全应急保障压力较大、路网保通保畅压力较大、运输服务保障压力较大等形势。做好今年春运工作责任重大,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打起一百分精神,统筹做好春运防疫和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全力实现“平安、畅顺、满意”春运。
做好今年春运工作,疫情防控是核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看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更具感染力的奥密克戎正成为新流行毒株;看国内,多地出现局部散发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陡增。春运期间,人员集中流动性增强,疫情传播风险也相应加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成为头等大事。除了倡导就地过年、引导错峰出行、减少人员流动,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务必落实好疫情防控责任,尽最大可能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全省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和城市公共交通等各类运输服务站场要进一步扩大“无接触”出行服务应用范围,加强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密闭公共空间的预防性消毒,严格落实乘客100%测温、100%健康码亮码通行、100%佩戴口罩。同时,要严格控制高铁、列车、长途客运汽车、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的载客率,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旅途风险。
做好今年春运工作,安全生产是底线。安全重于泰山,防范必于未然,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大,天气变化快,交通方式多,客观上增加了安全风险。但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措施,就能降低风险隐患,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抓好“两客一危一重”车辆监管工作,督促客运站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杜绝疲劳驾驶、夜间违规驾驶,切实抓好安全风险源头防范化解工作。同时,要立足超前防范,加强预报、预警、预防工作,优化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做好极端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滞留旅客服务和转运等工作,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做好今年春运工作,服务保障是基础。从“走得了”到“走得快、走得好”,人们对春运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做好春运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团体票预订、上门包车、客运定制等服务,积极组织“情满旅途”“冬日暖阳”等活动;关爱帮扶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为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乘客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无论多晚为你守候”,做好重点枢纽站场深夜到达旅客的“兜底”疏运保障,避免乘客滞留,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随着春运的开启,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部门纷纷推出一系列便民出行的服务保障举措,旨在让乘客的回家之路更畅顺、更舒适、更暖心,让乘客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高、安全感更足。
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无数游子踏上归途,因为家中有期盼、有等待、有思念、有乡愁。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也许春运路上少了一些人来人往,却增添了更多的关心呵护,从而让每个人的回家之路“平安、畅顺、满意”。
南方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