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根,文化是魂。任何一项事业,没有文化支撑都难以持续长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在广东这个经济大省,文化建设同样精彩纷呈,各地各部门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文化强省建设上迈出新步伐。近日,南方日报评论员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都”——梅州,走访客家文化基因,追寻革命先辈足印,近距离感受一个文化大市的独特魅力,领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驱力。
“南斗东偏第一山,白头初得扣禅关。”初入梅州,这里青山如黛,景色如画,在感受它的生态之美时,也能感受到“文化名城”的氤氲底色。梅州,素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客家话、围龙屋、客家山歌等,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梅州也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青山处处埋忠骨,在三河坝、九龙嶂、八乡山,依然能感受到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荣光和梦想。在这片1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中原迁徙传承下来的客家文化,从峥嵘岁月里沉淀下来的红色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齐头并进,争吐芬芳,共同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
客家民系,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生活中的古典”。想要体验深厚的客家文化积淀、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梅州无疑是最佳选择。漫步花萼楼、泰安楼,可以与前人对话,感知客家人的朴实、团结和智慧;寻访百侯镇、大东镇,“耕读传家”下的人文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充满中州古韵的广东汉剧、诗词韵律的客家山歌、提线木偶的傀儡之谜等,更是动人心魄……当沉浸其中,不难领悟到其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目前,梅州是广东唯一一个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共有305项非遗项目,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从这些文化瑰宝中不断汲取营养,加强传承与创新力度,文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美好生活注入强大信心和无穷力量。
烽火生涯,戎马倥偬。梅州是广东唯一全域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范围的地级市,而全国也只有七个。漫步梅州街头,红色元素无处不在:梅城剑英公园,叶剑英元帅的半身铜像英姿飒爽;大埔县三江交汇、山岭险峻,朱德同志亲笔题下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熠熠生辉;走进平远县,随处一家客家小院都有“打倒土豪劣绅压迫贫农”“工农兵团结起来 成功万岁”等标语……回望革命战争时期,4500多名梅州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为中央苏区作出了突出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产。今天,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更加需要弘扬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梅州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市,去年经国务院核定,仅大埔一个县就有5处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古建筑花萼楼、泰安楼、光禄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肇庆堂、中山纪念堂。更值得肯定的是,梅州市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活化”利用、创新发展。比如,《血色三河》将三河坝战役用民族歌剧的崭新形式表现出来,让年轻的一代体悟到革命先烈追求理想的初心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百侯镇等历史文化名镇,黄遵宪、曾宪梓等名人故居,也都通过“触网”等创新形式不断走近大众;《齐王求将》《李坚真》等一批优秀剧目,让广东汉剧焕发新时代光彩……梅州的实践告诉我们,正确处理历史和现实、当下与未来、继承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的关系,就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化更有生命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梅州是一个缩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优秀文化的窗口,全省、全国还有许多优秀文化等待我们去认识、去弘扬。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各项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南方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