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这是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唐荣斌老人一家。(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种力量穿越时空,一个真理启迪未来。近百年的苦难辉煌昭示: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10月11日新华社)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更惹人关注的是近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的诸多笑脸:孩子奔跑玩耍的欢笑,滑雪青年的畅笑,安享天伦之乐老人的微笑,乘坐高铁游客满意的笑容,入住新房居民满足的笑容,边远山区脱贫农民幸福的笑容……
笑发自肺腑,情溢于言表。在多元多变的社会拼图中,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多源于自身对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心满意足。凭心而论,近年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吃得好了,穿得暖了,住得宽敞了,上学方便了,看病便捷了,收入提高了,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了,这些满足感时刻洋溢在脸上,自然成了摄影家的最爱。
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源自哪里?自然是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生活。试想一下,当一些西方国家治安状况恶化,经济复苏乏力,政坛恶斗加剧,社会分裂加深,恐怖袭击频发时,我们的国家不仅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不断迈上新台阶,而且国家从医疗服务到教育资源、从社会保障机制到劳动就业扶持、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到公共文化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带给广大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时,洋溢在百姓脸上的又该是怎样一种幸福而骄傲的表情?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说到底,中国社会主义成功的密钥就在于我们的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这一价值取向自从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诞生之时起就始终如一。正是靠着这把密钥,我们的党和人民才能一起浴血奋战打败日寇,才能依靠老百姓“独轮车”的支持赢得解放战争,才能够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中打开改革开放大门……历史已反复证明,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始终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大责任”扛在肩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治国理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理念新思想,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了更多获得感。
五年来,我们的党始终坚持靠全面从严治党赢得民心,靠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民力,靠全面依法治国凝聚民意,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惠及民众,中国大地上到处书写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时期“赶考”答卷。也正因如此,我们党的一系列顶层设计无不紧紧围绕“人民”二字,一项项改革举措无不是以“民生”为关键词,使民众的“获得感”满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乡群众超过13亿人,全国80%以上居民15分钟内可到达最近医疗点;在全球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879万套,13亿多中国人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8平方米……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群众的获得感与日俱增。
追梦路上,赶考仍在继续。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历史再次迎来了关键的时刻。如何在新的航程里继续乘风破浪,显然,以人民为中心是坚定不变的导向。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意味深长的号召:“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让我们继续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系人民,“干”在实处,为实现中国梦汇聚起磅礴的人民力量!(南方网张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