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论文收录量和被引用量连续多年列世界第二位、第四位;铁基超导、量子通信、载人航天等关键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突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等一批顶尖人才不断涌现……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奋进,我国一些领域已逐步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领跑者”。(8月10日人民网)
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兴则国运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比如,强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人才的“智力”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优秀人才成了竞相追逐的对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这种求贤若渴的人才观,首先体现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胸襟开阔、不拘一格的人才观,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人才接踵而至,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其中,70%均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回国的,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此外,“千人计划”面向国外,负责引进;“万人计划”面向国内,负责培养支持。两个计划并行实施,协同推进,为继续加强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才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在于不断完善人才政策,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广大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高屋建瓴地擘画出我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宏大蓝图;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探索股权期权分红激励具体办法,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2017年3月印发的《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击碎禁锢已久的人才体制内外壁垒,强势盘活了人才流动的棋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在国家人才“磁场”的吸引下,带动人才引进培养热潮奔涌,广大专家人才在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培养青年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袁亮,正着手将自己早前研发的“机器人轮椅”从论文里“捡”出来,投放市场开发转化;不到24岁的重庆理发师聂凤因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美发项目冠军,直接申报取得了高级职称,把自己直接“剪”成了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以太赫兹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占股90%成立太赫兹研究院,其中80%股份将授予研发团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5年来的改革实践生动诠释着一个道理:人才犹如燧石,激发力度越大,放射出的火花就越闪亮。
勠力同心,才能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人才大格局。支持国家重大人才战略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还要上下联动付诸实施。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注重人才工作的前瞻性,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新疆等地鼓励允许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湖南等地积极探索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规律和方法,鼓励人才以专利、技术、知识等参与市场分配;以国家“千人计划”为引领,江苏、广东等地各部门实施“双创计划”、推行“珠江人才计划”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引进计划……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前行,人才工作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的引才格局,一树繁花春似海。
古今中外,但凡大国崛起,民族振兴,人才都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我们要以“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自信,提升识才的眼光、爱才的品质、敬才的风范、用才的胆识,才能让全社会创造活力汩汩涌动,让各行各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以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托起中国梦。(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