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式开幕。与以往不同,本届文博会以全新形式“云上文博会”举办,依托云开幕、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等“五朵云”,打造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动于一体的网上展会新平台。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3243家企业(机构)参展,较上届增长40.3%。法国、日本、巴西、土耳其等3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企业参展。
云上文博会,精彩不打烊。从2004年首次亮相时的700多家参展商、1个分会场、47.7万人次参观,到2019年的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2312家展商参会、66个分会场和780万人次参观,走过十五届,文博会的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连年攀升,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也彰显出国家级文化盛会的实力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借助5G、视频直播、VR等新技术,本届文博会首次以“云上文博会”形式举办,更让人们体验别具一格的文化之旅。
文博会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强引擎”。历经十五届发展,文博会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每年越来越多的采购商、投资商、合作商,希望通过文博会平台寻找优质的文化项目和产品,从行业领军企业,到民间手工艺人,从最传统的非遗,到最前沿的科技,都能在文博会的广袤平台上实现了对接,找到自己的价值。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9年间,文博会成交额从首届的356.9亿元增长至第十五届的约2500亿元。此次展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线上展览模式进行全新的结构设计和流程再造,打造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动于一体的网上展会新平台,发挥网络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互动性强等优势,创新展会服务及产业交易对接模式,丰富展示形式,无疑将让文化企业在“云上”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文博会是提速行业转型的“快进键”。在深圳盐田区展馆,全新视觉展示技术将为观者生动展现集“山、海、港、城”于一体的现代化创新型滨海城区新形象;在中国出版集团展区,观众可戴上VR眼镜在270度立体大屏自由看书、找书……首次在云端举办的文博会,更是让更多参展单位得以突破空间限制展现更加丰富的业态。今年文博会第十一次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满堂红”,共有3243家企业(机构)21572件展品参展;参展单位较上届增加931家,同比增长40.3%。揆诸本次文博会平台,生动折射出中国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轨迹:“融合发展”成为很多参展企业共同的特点,由低端变高端、从产品到产业,通过融合实现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企业的共同追求。显然,“云上文博会的举办为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按下了“提速键”。
文博会是促进文化交流的“推进器”。自文博会举办至今,业已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比如,借助文博会,遵义杂技团演出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洲;“黄梅挑花”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其他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闽南特色纸质画、寿山石雕等,也得到全世界观众关注。可以这样说,文博会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异域文化,也在推动中国文化“引进来、走出去”。今年,全国政府组团将第十一次实现“满堂红”,足不出户,人们就可以通过VR全景展厅,了解全国各省区的文化体制改革最新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以及优质文化项目和拳头产品。此外,还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共襄盛会。显而易见,通过文博,将有力地促进沿线国家地区文化产业的交流、对话与合作。(南方网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