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三农”依然是代表委员热议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种子”问题备受关注,首场委员通道、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都谈到了“种子”。种子虽小,关系重大。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位于农业产业链最上游,关系着14亿中国人的饭碗。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种子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谋划,矢志打赢“种业翻身仗”,从源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种有保障,安全可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尤其是种业工作,我国种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哦 ,目前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猪牛羊等畜禽、部分的水产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了75%和85%,为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保障和支撑,农业用种安全有保障。但是从种业科技创新水平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跨国种业已进入育种4.0时代,但我们仍处于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核心技术创新不足是最大短板。
打赢“种业翻身仗”,必须坚持攻“芯”为上。要抓紧完善种质资源搜索鉴定和利用体系,加快建成一批品类齐全、储备丰富的种质资源库,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质和基因资源。要掌握前沿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加快形成科研院校深化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平台公司聚焦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种业龙头企业开展品种创制的发展格局。要加快培育全球领先的优良品种,在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攻关,重点解决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存在的堵点和痛点,在一些品种的选育上要实现零的突破。
打赢“种业翻身仗”,我们有充足底气。我国具有世界最丰富的种质资源、世界体量最大的农产品产出规模、世界数量最多的育种科研人员。从2000年开始,我国用2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年的道路。接下来的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从数量化向质量化的转变。育种是一项巨大系统工程,需要充分激活市场、调动企业,这样研发出来的新品种才能更加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产生经济效益,从而形成育繁推一体化良性循环。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品种审定门槛,提升品种保护层级,加大创新扶持力度,让创新者有所得,激发育种创新活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几代农业专家努力下,中国已经行抵粮油不愁、米面无忧的阶段,打赢“种业翻身仗”势在必得,中国农业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越走越宽,中国人的饭碗将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将更加稳固。(南方网胡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