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期盼处,就是解决问题的发力点。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稳健有序开展。作为离群众最近的主题教育,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所有“动作”都能做实做好做到位,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方能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真正解决问题,才是群众最期盼的主题教育。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这就要求主题教育必须迎着群众的期盼走,与群众的需求同频、与群众的呼声共振,以解决问题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
要迎着群众的期盼走,就要围绕群众牵肠挂肚的事、牢骚满腹的事、经常投诉的事,认真查找问题,严格对标对表,有的放矢地进行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坚决防止跑偏走调、避重就轻,或抓大放小、忽视细节。譬如:有些好的决策政策在落实中程序环节多、落地见效慢,甚至层层衰减,基层和群众感到“不解渴”“不过瘾”。还有群众在收入分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环境治理、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需要在整改落实中破解。
要迎着群众的期盼走,就要奔着问题去、盯住难题改,防止虎头蛇尾、久拖不决,防止搞纸上整改、虚假整改,防止以简单问责基层干部代替整改责任落实,防止以整改为名,层层填表报数,增加基层负担,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事实表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民主生活会中找出的问题,都是群众不满意的问题,都是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如果只“提问”不“答题”,只“检视”不“整改”,对复杂难题“不愿碰”、深层次矛盾“躲着走”,抱着“闯关”“过关”的思想,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抓整改,解决问题的效果就体现不出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显现不出来。
要迎着群众的期盼走,就要坚持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千斤顶顶万斤”的能量,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绝不能犯“拖延症”,要瞄准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思想根子问题,盯住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民生领域问题,在思想上“紧螺丝”,在整改上“下猛药”,破解推不转、落不实、改不动等问题,以准、狠、韧的劲头,一项一项抓、一件一件改,不放“空炮”,不打“白条”,让整改落实的每项措施都能体现针对性,都能精准对接发展的需求、群众的需求。
问题从来都是欺软怕硬的。在主题教育中解决好群众关切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最需要的是敢啃“硬骨头”的勇气,敢刀刃向内的锐气,敢动真奶酪的胆气,以及“钉钉子”的韧劲和担当。只有奔着问题去,迎着群众的期盼走,从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每件小事入手,拿“钢牙”啃“骨头”,下“猛药”治“顽疾”,动“刀子”切“毒瘤”,用“利器”通“管道”,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改一件成一件,才能真正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到温暖、得到实惠、真心点赞。(南方网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