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声猛南方|我们终于坐下来,聊起那场具体的死亡

2023-03-28 20:08 来源:南方网 夏阿怪

我们终于坐下来,聊起那场具体的死亡

  认识死亡的一种方式,或许是谈论一次具体的、普通的死亡。

  28岁的大学老师小乔在今年年初经历外公的离世,这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面对至亲的离开。去年12月底,小乔从广州赶回了老家江西宜春,从打120送外公去医院,到陪床、自学相关的医学知识、面对死亡、再到火化、下葬,小乔亲历了这场死亡的全过程。

  这个故事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却具有一定代表性。小乔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是双职工,她从小在外公外婆家里长大,和老一辈的联结非常紧密,一路成长也很顺利,外地求学,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这次外公的突然离世,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以一个真正成年人的角色,参与到看护病人、和医院沟通以及最后的葬礼等流程里。

  清明节要到了,我们决定尝试聊一聊这次具体的死亡。小乔的讲述是如此坦诚,大量的细节里,透显出一个年轻人同死亡第一次打照面时是如何使出的浑身力气。我们有点残忍、有点冷静又有点悲伤地将这一切扒开,发现原来我们对于死亡是如此陌生。它是一个过程,所涉及的事物是如此具体如此庞杂——关于医院的流程、和医生的沟通、患者家属的线上信息互通、家人之间的情感支撑、人去世之后关于火化、葬礼的流程,等等。在经历这一切后,我们终于真切地意识到,养老焦虑、买房焦虑、年龄焦虑甚至来自父母辈的催婚焦虑,它们最终指向都是死亡焦虑。

  我们还聊起了在这个时间点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矛盾。有一个词这样形容独生子女与家人的关系——“中国城市新个体主义的双重内核”,它代表中国城市中,一方面,独生子女一代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表达,以及想要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场本身地不确定性让个体向内回归,在家庭关系中寻找一种稳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被强化。而落在具体的个体身上,我们都感受到既想实现自我价值、又焦虑于如何给父母养老的现实困境。

  所有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的解法,我们始终在学习面对死亡,学习找到死亡带来一切焦虑后,属于我们自己的解法。

  策划:夏阿怪

  嘉宾:小乔

  剪辑:夏阿怪 吴梦翼

  背景音乐:

  Daizy - Grandpa

  Coldnoise - Remember

  《再见了大别山》 吕继宏(小乔外公最喜欢的一首歌)

  Shownotes

  05:28 他离开家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去医院了。

  08:37 “变成星星守护我”

  10:45 那一刻我甚至在想,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安乐死啊?  

  16:30外公在医院离开时,我嚎啕大哭了一秒钟,就立刻停了下来。

  20:30 我外婆第一句话是,“我以为他会回来的”。

  22:43 我对当时外公的“妆发”不太满意,入殓师确实非常重要。

  26:00 火葬的整个过程,对我来说还挺残忍。

  28:45 我们留下了外公的几件衣物,这个家里要有他存在的痕迹。

  31:53 外公离开后,我带家人去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我的婚姻观、家庭观、生育观也有了转变。

  38:46 我们关于葬礼的记忆。

  41:34 他们早早备好了棺材,过年的时候,大家就在棺材旁边打麻将。

  44:00 你会愿意自己爱的人以AI的方式“活”下来吗?你愿意自己以AI的方式“活”下来吗?

  49:43 清明节曾经对我们来说其实毫无意义。

编辑:夏偲婉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