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气清景明、万物复苏中款款走来。在我国,清明节是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的四大传统节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祀是清明节的重要内涵,我们的祖先把扫墓祭祖的日子定在清明时节,实在有很深的寓意。《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这个时候以仪式感很强的形式慎终追远,意蕴非同寻常。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所谓终,指的就是人的生命的结束;所谓远,指的是离世的先祖。慎终追远就是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感恩先祖、见贤思齐,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办事,汇朗朗精神、聚清明之气,民风就会淳厚起来。一句话,清明就是清明节的鲜亮底色。
涵养清明之气,就要尊重传统。清明节作为一个赓续不断、绵延至今的传统节日,国家将其纳入法定假日,就折射了这个节日的重要。因此,理应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充分释放。在祭奠先祖中追思克勤克俭、创业维艰的不易,在礼敬先贤中建塑厚德载物、天下为公的情怀。注重家风传承,扩大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这一集体记忆,凝聚起生生不息传之久远的精神动能。
涵养清明之气,就要缅怀英烈。中华文明能成为几千年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与在民族进步发展中英勇献身的英烈们密切相关,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精神的坐标,是国家强盛的基石,是最不该忘记的奉献者。在清明节追忆怀念他们,既是对英烈精神永垂不朽的彰显,也是我们心灵净化的砾石。
涵养清明之气,就要远离奢靡。如今腐朽的拜金思想和奢靡之风,让清明祭祀出现了走入歧途的现象,充斥市场的光怪陆离的祭品,就是其中的一个映照。“服装”“首饰”“家电”“手机”“平板”“豪宅”“豪车”已经屡见不鲜,乃至还有“情人”“小姐”供人选购,可谓五花八门。至于“摇钱树”“金元宝”“盛金篮”等,那就更是目不暇接了。如此奢靡,只会远离清明本义,只会加重环境污染。
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简;丧,与其易也,宁戚”,这才是礼的核心。在清明节慎终追远、纪念先贤的同时,检视亲情孝道、传承清白家风,要比烧纸屋、送豪车更符合祭祀的初衷,送“情人”“小姐”则是对先祖的羞辱与轻慢。今天,不少人通过“天堂信箱”“网络寄悼”“清明说吧”等方式表达哀思,就凸显了缅怀的实质,这才是值得提倡的清风,是先祖期望看到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