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准则(讨论稿)》和《条例(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10月27日新华网)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抓住从严治党,就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而从严治党之关键是领导干部。只要紧紧抓住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这个“牛鼻子”,全面从严治党就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综观本次六中全会公报,可谓切中要害,对此专门作出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
领导带头就是鲜明的旗帜,上级垂范就是无声的命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效,赢得党心民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自身做起,坚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以上率下。
可曾记得2012年1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甫一上任,就提出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改进警卫工作、厉行勤俭节约……近期热播的从严治党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就对此作出了有力的诠释:以习近平总书记出京调研轻车简行,不封路、不清场为例,讲述了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勇于担当。正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自身抓起、以身作则,才树立起徙木立信的威望,在全党全国产生强大示范效应。而在此引领带动下,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有人曾把领导干部当做是“1”,其他干部就是“0”,前面的“1”站不稳、立不直,后面一个接一个的“0”便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相继倒塌。从一些地方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来看,也无不说明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关键少数”也愈来愈成为管党治党的重点。数据为证,2015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先后发布了37条中管干部接受组织调查的信息,其中担任正职一把手的至少有13名。另外有些被查时虽没有担任“一把手”,但绝大部分此前都曾在关键岗位任职,担任过各级“一把手”。此外,我们也看到,从中央巡视到各省的巡视,均把各地党政一把手作为巡视监督的重点对象,通过巡视,对“关键少数”的腐败行为进行了曝光,产生了更大的震慑力。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从严治党是一个永恒课题,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于此,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必须要有更加强烈的担当精神,更加高度自觉地坚持正人必先正己,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唯此就能发挥出强有力的引领作用,推动“绝大多数”向“关键少数”看齐。也唯有如此,才能推动管党治党走向深入。(南方网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