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经济新常态需要政府拿出调控新手段

2014-12-12 12:51 来源:南方都市报 周俊生

  尽管中央在每年年底之时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对第二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已成惯例,但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出现了一个新的看点,它是在中央领导人提出“新常态”概念后第一次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新常态之下,中央如何看待目前的经济局势,对明年的经济工作又有什么样的部署,自然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表述最早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成果,就是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作出了全面阐述,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9个方面作出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在对经济新常态建立了科学的认识以后就容易看到,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在过往一二十年里,中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因此它在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通货膨胀、产能过剩,这些问题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形成了现实的障碍。因此,经济转型已经不能再拖延,而要转型成功,就必须放弃原来用得已经很娴熟的经济调控手段,按照新常态的特点调控经济。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回避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其实是原有的经济结构与新常态之间出现的矛盾冲撞的结果,因此,要化解这些问题,不是让经济调控手段回到旧有的以投资扩张、货币超发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而是必须深化改革,改掉不适应新常态的旧的体制机制,让受到束缚的市场活力能够充分释放出来,并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今年以来出现的经济下行压力,市场上产生了对放宽货币政策的期待,希望以增加货币供应来提升经济增速,这种期待其实是停留在旧有的思维模式之中,与新常态之下经济调控手段的合理运用并不很合拍。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但是,无论政府还是市场,对于新常态的认识还在探索之中。而就明年的经济工作来说,由于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对政府和民众都会产生一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何运用手中的调控权力,将面临复杂的考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在明年必须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原则,同时又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给这两项政策的运用提供了可以转圜的灵活空间。适当地运用扩大投资和增加货币投放的手段,可以起到润滑经济的作用,舒缓经济转型的难度,但如果过度使用这种手段,就很容易回到老路。因此,要把这两项政策运用好,关键还是在于政府需要坚定对新常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局势作出精准把握,形成科学的决策。而对民众来说,也必须充分地认识到由新常态所产生的新的市场机遇,抓住这种机遇,就能够分享新常态之下的市场红利。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编辑:林湄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