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共商国是,汇智聚力、共谋未来。十三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圆满完成预定议程,落下了胜利的帷幕。这是一次发扬民主、汇智聚力的大会,这是一次别开新面、务实高效的大会。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秉持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抒写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新篇章。
奋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上的全国政协,顺利地完成又一次新老交替、承前启后的换届工作。通过了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通过了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选出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和300名全国政协常委,是一次务实高效、硕果累累的大会。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讨论宪法修正案草案和监察法草案等,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特别是审议并通过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更好地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新举措,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出台的有关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和重大部署。同时,也体现了过去五年全国和地方各级政协在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可以说,新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为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协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过去五年,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完善了协商议政格局、强化了民主监督职能、拓展了团结联谊工作、加强了履职能力建设,特点突出、亮点纷呈。其中,全国政协召开以“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主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100多名委员分赴75个贫困县,走村入户,开展长达4个月的实地调研,最终提出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筑牢持续稳定脱贫基础,切实关注各种风险隐患,成了亮点中的亮点。
如今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要准确认识和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深刻把握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通过助力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决防范各种风险,务求改革取得实效,还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完善民生保障机制,都为政协工作提供了建功之地,开拓了立业空间。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人民政协要围绕共同目标,以协商民主凝聚强大正能量,以改革创新激发工作新活力,努力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形成致力于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努力奋斗。
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联组会议时提出,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他说,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应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的同时,把履职思路和重点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上来,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谋创新之举,聚磅礴合力,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人民政协,无疑担负着崇高与光荣的使命。(南方网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