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2%的增速背后,广州经济向新出发

2024-10-29 19:43 来源:南方网

  10月26日,广州市公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2149.95亿元,同比增长2.0%,部分行业增长滞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一增速,不仅低于广东全省同期的3.4%,亦低于广州自身今年一季度以及上半年的经济增速。

  客观来说,广州经济增长的确呈放缓之势,反映出了广州当前经济动能和结构的不少问题。但细看“三季报”就会发现,2%的增速并不能代表广州经济发展的全局,增速放缓的背后是广州在阶段性承压中结构调整持续优化、新兴动能加速成长、政策效应带动有力的积极信号。广州正以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为城市经济活力和潜力积蓄新动能,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图源:千图网

  当前,广州正面临着内外需求不振等市场周期性问题与传统支柱产业转型等结构性问题交织叠加的挑战,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持续显现,有效需求仍显不足。根据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的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仍处在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并未止住上半年下降16.4%的下行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3个百分点。

  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的疲软态势,成为导致广州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作为广州经济的两大重点产业,汽车和房地产曾是拉动着广州经济“狂飙”的“火车头”。目前两大产业都处在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过渡期,旧模式淘汰、新动能初生,必然会影响整个广州经济形势的走向,阵痛在所难免。

  而在阵痛背后,转型的成效正在稳步显现。今年前三季度,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功能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长18.2%;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投资增长45.3%,为汽车产业向“新”向“智”转型积蓄了动力。9月30日,广州宣布全面解除限购,释放楼市购买力。广州市住建局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后,10月份(截至10月21日),广州全市一手住宅网签6300套、67.2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2.0%和19.47%,同比增长45.73%和40.48%,显示出房地产市场活力复苏迹象。

  此外,2.0%的经济增速之下,今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仍有不少亮点:高技术产业加速培育,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服务消费释放潜力,规上文化艺术业在火爆的演艺市场的带动下实现营业收入增加39.2%;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流量经济保持活跃,全市客运量达2.54亿人次,同比增长11.3%,铁路、航空客运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一系列数据也表明,广州经济的活力与潜力不容小觑。

  把握新机遇,汽车产业重塑竞争力。“国内每十台车,就有一台广州造。”广州的汽车制造基础雄厚,2019年至2023年间,其整车产量已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一。然而,此前广州汽车产业以日系合资车企为发展主力军,受日系品牌在电动化上行动迟缓拖累,广州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并不突出,对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培育不足,故在步入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时期、燃油车销量和利润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处于劣势状态。此外,广州汽车产业还存在“整车强、零部件弱”的结构性矛盾,核心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远低于国际成熟汽车市场。

  作为广州第一大支柱产业的汽车制造业的生产低迷给广州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而这也是广州汽车产业在适应能源化和智能化格局中重塑竞争力的阶段性表现。现阶段,广州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发力,支持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自主品牌汽车做大做强,引导传统燃油合资企业加快向新能源转型。

  有强大的汽车制造基础作支撑,广州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潜能巨大。目前,广州已经拥有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10家整车企业、1200家零部件企业,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已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自主新能源品牌正积极向上突围。汽车零配件投资在去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继续大幅增加45.3%,折射出广州补齐补强核心产业链的决心。在自动驾驶领域,广州自2017年就开始积极布局,宣布创建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示范区,并持续颁布新政扶持企业成长,吸引了百度阿波罗、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龙头企业落地广州。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底,广州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623.5公里,仅次于上海。

  今年8月7日,广州市工信局发布《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广州将加快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车之城”,力争到2027年,实现汽车产量超32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超6700亿元,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超150万辆,培育1—2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50万辆的汽车企业,L2(含)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新车占比超过80%。

  “汽车之城”广州正在向着万亿级“智车之城”发力,一方面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力度,另一方面加速推进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营。一系列举措与政策支持也将持续刺激广州汽车产业实现新的突破,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广州经济“更上层楼”。

  培育新动能,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当前,广州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积势蓄力的阶段,新旧动能的转换带来了经济增长放缓的阵痛。虽然今年前三季度的工业运行深度承压,但新兴产业的“加速”势头较好,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新动能。

  广州电子产品制造业向产业链核心环节集聚,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其中已经形成优势格局的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产业增长10.5%;重点培育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制造分别增长1.5倍和31.1%。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这三大新兴支柱产业,逐渐成长为广州产业结构中的“中流砥柱”。

  低空经济乘势起飞。目前广州拥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300多家,其中核心企业69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中,亿航智能是全球唯一拥有“三证合一”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制造商,极飞科技用于农业植保的无人机也长期在广州耕耘。今年前三季度,航空航天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1%,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1.4倍,彰显了广州竞逐“天空之城”的底气。研发制造、检测认证、飞行运营、服务保障,在这些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链条上,广州拿下了多个高含金量的“第一”。

  作为低空经济的先行者,广州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也提供了众多的可应用场景。今年5月,《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提出要推动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到2027年低空经济整体规模发展目标达到1500亿元。产业融合与政策支持等优势条件的叠加,正在助力广州低空经济“腾飞”。

  释放新活力,以城市流量换消费增量。9月,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助力下,当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4.7%,拉动了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汽车、家电、通讯器材等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主要商品消费明显好转。

  与此同时,暑期档催热旅游消费。18月(错月指标),规上文化艺术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旅客票务代理延续高位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39.2%、15.6%和37.5%。以今年暑期为例,据携程近日发布的《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显示,入境游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超30倍,广州位列入境游热门城市前三,同时位列暑期国内游热门城市第四位。

  广州的演艺市场近年来同样火爆。8月6日发布的《广州蓝皮书: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广州演出市场持续走旺,跃居全国演唱会“第一城”。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2023年广州大中型演出数量全国第一,来穗举办演唱会的演出艺人数量全国第一。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包含广州市在内的6个城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的一则批复,其中针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进行了调整。未来,广州将拥有相对自由的审批权限,举办外国、港澳台地区相关演出的审批效率也将提高。此举将进一步释放广州“演艺经济”的潜力,带动当地消费、擦亮城市名片,为文旅消费激发更大活力。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复广州和四个直辖市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来,广州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在“科尔尼”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实现三年连续上升,2023年排名全球第55位,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服务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广州成为国内及入境游目的地“稳定热门”,“流量之城”韧性不改;国际范与烟火气平衡交融,构建“5+2+4”国际知名商圈体系,消费者满意度逐年提升;枢纽优势明显,广州已实现1小时直达大湾区城市、2小时互通省内城市、3小时互达泛珠三角城市、4小时飞达RCEP主要国家、5小时联通长三角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实现与时间的更快触达;部门协调更加高效,促进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打造新业态,推动跨境电商做大做强。千年商都,因商而立,因商而兴。悠久的商贸历史,让广州在物流、仓储、货物品等方面具备优势,吸引了超1000家跨境电商企业在广州开展业务。广州更孕育出SHEIN(希音)、TEMU(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以希音为代表的千亿级跨境电商企业,作为贸易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创造“小单快反”模式,带动了近5000家服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从7月25日的广东省商务厅跨境电商专题新闻通气会可知,广东跨境电商总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有力支撑了外贸大盘。其中,广州自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9年增长了136倍,进口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据统计,2023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004.6亿元,同比增长了51.54%。“顶流之城”广州在面向世界、对外开放这一方面,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放眼世界,都具有充分的领先优势。

  为更好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从2018年开始,广州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营商环境改革,从1.0版本的“简政放权”到6.0版本的“宜商兴业”,广州的营商环境改革从指标突破到系统性综合改革,从关注企业“全生命周期”升级到“全要素环境”,六次改革方案共颁布540余条具体举措,通过法治手段为民营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保障,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优”而行,吸引着各类企业、人才和资本近悦远来。截至9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361.3万户、同比增长8%,19月新登记经营主体46.4万户、同比增长13%,第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增量、增速均居主要城市首位。

  今年3月,《2023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出炉,在21个地市营商环境“成绩单”中,8条“广州经验”上榜,广州位列“第一梯队”。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优越与否,不仅影响了企业是否选择落地于此,更决定了企业是否有投资的信心与热情。当下,民间资本加速流向实体经济,前三季度民间工业投资增长14.5%,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升至46.3%,这也表明了民间资本对于广州产业发展的信心。

  广州经济向新出发,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培育,对经济增长形成更有力的支撑。尽管广州经济仍处在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但转型升级的结构性问题在部分领域已呈现积极变化,广州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布局也将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潜能,推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的城市发展,GDP并不能代表一切,更为重要是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而这对于人流、物流、资金链、技术流、信息流汇集于此,教育、医疗、文化、交通、人口规模和结构等条件优良的广州来说,无疑更加有利。

  广州在编制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中将“建设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作为总体愿景,更加明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始终是广州繁荣兴旺的城市基因。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全球竞争力,营造人才友好型、青年发展型、文化包容型的城市环境,广州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曹晓静

编辑:江海燕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