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养老服务网络、服务形态等方面提出目标和路径,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关爱好老年人生活,加强高品质养老服务供给,更好保障近3亿老年人幸福晚年,越发成为提升幸福成色的发力点。《意见》出台为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握重点关键,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切实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撑起更多“幸福伞”。
健全网络让服务全面下沉。当前,我国老龄化面临养老服务城乡、区域供需失衡的挑战,此次《意见》出台,正是对养老痛点的精准回应。《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通过服务网络下沉,让城乡老年人均能获得适配、充足、可及的养老服务。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按照不同标准要求,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挥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乡镇(街道)“一站式”业务办理窗口和资源信息汇集平台、村(社区)“中心+站点”等平台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及时周到的养老服务。
创新形式让服务方便可及。当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是提供养老服务供给的3种主要方式,但三类养老服务还不够协调连续,具体表现为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意见》提出推动培育更多专业化的上门服务,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打造枢纽型、开放型的专业服务机构等创新举措,必将有力推动三类养老服务各展其能、贯通协调,让老年人在家庭、社区、机构都能享受方便可及的服务。
提质扩容让服务精准直达。面对“老”的问题,各地积极应变出台政策,比如广东等地出台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把全面深化新时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积极抢占“银发经济”万亿赛道。据测算,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约占GDP的10%。因此,各地还需在推动银发经济扩容提质上出实招,积极做强主体、做优产品、做大规模,实现市场和老年需求“双向奔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问题,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相信在《意见》的指引下,在改革的纵深推进下,养老将不再是难事,“养老”变“享老”的美好愿景也一定能加快实现。
撰文 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