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脚油门,即可畅通无阻地南下跨海,直抵香港。2025年11月15日零时,“粤车南下”政策正式落地。一辆粤C车牌的私家车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的“一站式”通道前缓缓停驻,屏幕亮起“请通行”的瞬间,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迈入了双向奔赴的新阶段,让湾区融合进一步从“地理相连”走向“人心相通”。

图源:珠海发布
“粤车南下”的新政,首先带来的是时空感的重塑。过去,内地居民驾车赴港门槛较高,还需申请“FV”等特殊号牌。如今,通关流程简化,广州、珠海、中山、江门四市符合条件的私家车主,只需完成线上备案预约,便可驱车经港珠澳大桥直达香港口岸自动化停车场。从今年12月23日起,车辆更可驶入香港市区,单次最长可停留3天。当“粤车南下”与实施两年的“港车北上”同频共振,粤港澳三地单牌车辆首次在同一口岸实现“同出同入”,大湾区的“一小时生活圈”迸发出更强的活力。
更深层次的变化,在于湾区经济脉络的畅通。今后,在周末的港珠澳大桥上,不仅能看到香港家庭北上广东探亲购物,也将迎来广东车主南下香港旅游观光。这种“双向消费”的模式,为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注入了活水。香港国际机场自动化转机停车场提供约1800个泊位,旅客停车后无需办理香港入境手续即可直达航站楼。对商务人士而言,往返粤港变得轻而易举,合作机遇随之拓宽。“粤车南下”降低了商务成本,加速了人才、资金、技术的高效流动,为湾区经济一体化再度按下快进键。
这些便利的背后,是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机制“软联通”的协同发力。港珠澳大桥口岸升级了“一站式”查验系统,海关、边检设立专用通道,实现“车辆一次停靠、系统一次放行”;网上预约平台实现“申请材料一次交、跨部门一网办”,大幅缩减申办时间和成本。这些细节,印证了粤港澳三地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的持续探索。放眼整个大湾区,广深港高铁让深港双城生活进入“分钟级”时代,深中通道车流如织,狮子洋通道、深珠通道等未来工程也在稳步推进。
政策所促成的“心相近”,正在消融无形的边界。“粤车南下”不仅让出行多了一种选择,更拉近了湾区百姓之间的心理距离。当跨境通勤像同城出行一样寻常,湾区的融合便不再只是道路的延伸、政策的叠加,而是成为了一种深入肌理的情感认同。
“粤车南下”的实施,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故事的最新篇章。它与“港车北上”共同勾勒出一幅车流南北、人便其行的生动图景,见证着大湾区从地理相连到经济相融,最终迈向人心相通的深刻变迁。这条路,通往一个联系更紧密、生活更精彩的大湾区未来。
南方网、粤学习评论员 王沛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