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是广东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从大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从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再到启动新一轮“百名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项目、持续夯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家底”……近年来,广东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筑牢基层医疗服务与保障防线,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省级专家带教高难度手术。图源:南方plus
基层医疗机构,是当地万千百姓的健康“守护者”,也是实现医疗保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受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弱等影响,不少群众经常是“小病县里检查,大病去大医院”,“跑腿多、负担大”等问题时有出现。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成为了广东深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道必答题。
一方面,广东组织省、市高水平医院采取“组团式”“结对子”“紧密型”“一对一”等方式,实现县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帮扶,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另一方面,探索创新机制,推动各县(市、区)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人员“县招县管镇用”等政策,激发基层医疗机构内生动力。经过持续建设,广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省达到紧密型标准的县域医共体占比98.46%。
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人才,是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好此类问题,广东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医疗卫生人才下沉、优化职称评聘、加大乡村医生保障力度等方面,补齐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板”。数据显示,仅2023年,广东派遣1025名专业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113家县级医院,全省81个县域医共体下派480个团队2547名医生开展县域医共体内分片区组团式帮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如此,2024年广东还实施“万名医师下乡”工程,落实100名卫生首席专家、2000名执业医师服务基层,预计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订单定向招录培养2000名以上本科、专科医学生。一批批医学人才下沉到基层一线,有力夯实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家底”。
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让百姓之盼变成民生之利。如今,广东全省市域内、县域内住院率分别保持在95%、85%左右,基本实现医疗卫生“县强、镇活、村稳”,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符合率排名全国第一,县域基层诊疗量占比平均达到66.75%,1265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服务能力基本标准。透过这一组组数据,我们欣喜地看到,广东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完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亮眼答卷,实现了人民群众头痛脑热在镇村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让群众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撰文 吴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