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伶仃洋,飞云舒卷,碧波荡漾。11月28日,随着海底隧道管内压仓混凝土浇筑完成,广东交通集团在建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正式贯通,为2024年正式通车创造了必要条件。
交通兴则百业兴,交通畅则百业旺。交通不仅是城市高速发展的引擎,更是生活便捷的助推器。在珠江口东西两岸架起一条更高效便捷的通道,是广东谋划多年的重大课题。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路线起于深圳机场互通,与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马鞍岛登陆,与在建中开高速对接,并通过连接线实现在珠江两岸的深圳、中山和广州三市登陆。主线贯通后的深中通道如长虹入海,蜿蜒大湾区。这不仅是广东省在谋划公路联网、补网、强链,推动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方面努力探索实践的关键成果,更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重器风采。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作为当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高的超大型跨海集群工程,从2016年先行工程西人工岛开工,到2021年伶仃洋大桥东主塔封顶,再到今年6月沉管隧道实现合龙,这一重大工程各环节都面临着复杂的工程技术挑战、海洋环境条件限制、制造设备和材料的研发需求以及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难题。然而,通过工程团队坚持不懈努力和技术创新,项目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比如,大桥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大桥桥面距离海平面高达91米,是目前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大桥单个锚碇重约100万吨,面积相当于17个国际标准篮球场,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海中锚碇……深中通道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跨海集群工程建造成套技术和具有中国范式的建设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走上“智”造之路,填补了国际国内诸多空白,为世界跨海集群工程建造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广东经验。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每分每秒都在创造发展奇迹。东岸经济腾飞,西岸发展迅速,东西两岸产业协同、优势互补,急需搭建通途开拓发展。深中通道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重要一横,明年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跨海跨江通道,构筑起均衡协调、面向未来的高速交通网络,有力推进珠三角经济、交通一体化及转型升级。同时,深中“一小时生活圈”“深中同城生活”等愿景也将变成现实,有助于加快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人文、物流、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及互联互通。
穿云破海连两地,深中通道创未来。深中通道全线贯通,将会带来珠江口东西两岸更高效协作,助力大湾区实现更紧密互动共促的高质量发展。(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