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设“青年夜校”到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从专注销售特色书籍到尝试文商旅融合发展,从精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消费新场景到引入各类数字文旅项目……近年来,实体书店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变革,着力打造“书店+”复合型文化空间,朝着“以人为本”迈进。
创新赋能,打造氛围感满满的“书店+”文化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售书功能渐渐难以满足群众愈加丰富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在此条件下,诸多实体书店纷纷创新发展模式,以图书为主业,打造“书店+”复合型文化空间。身处广富林徽派古建筑群中的朵云书院,将书店开进了高人气景区地标,助力城市文旅更有温度;“藏”在北京市东城区前炒面胡同里的“可能有书”书店,以文化赋能公共空间,店内有多处可供安静阅读和工作的区域,并有免费的书展、艺术展,实现城市生活与文化艺术的和谐共生……可以说,如今的书店更像书房、展厅、剧场、文苑、客厅。
读者在“可能有书”书店内阅读。图源:中国青年网
注重差异化定位,着力凸显特色和品牌个性。在快节奏的当下,越来越多实体书店选择发挥自身优势,并逐步推出各自特色主题。比如,有的书店开设了乐器、书法、围棋等课程,打造出一个种类丰富的“青年夜校”,为青年人提供了集技能提升、线下社交、解压放松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平台,受到广泛欢迎。据统计,仅山东省就有40余家新华书店开设夜校课程。此外,有的书店将亲子活动、少儿研学等内容作为特色吸引读者,比如位于安徽合肥的元·书局就致力打造亲子关系“促进场”,自开业以来已策划推出200余场文化活动,累计吸引市民读者超4000人次。
借助数字科技,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据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这意味着,在数字化浪潮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悄然改变,读书的时间、空间也不断压缩,“数读”比“纸读”更受青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自建新渠道、新媒体进行宣传和品牌塑造,借助微信、抖音等平台培育用户群体,进一步凸显书店个性化阅读优势。另一方面,可实施“线上+线下”融合运营,以线下场景为载体开展读书会、分享会等活动,同时以线上渠道为媒介进行宣传合作,为每一家书店搭建线上云店,实现线上线下“携手并进”,推动形成全场景、全渠道的新业态。
书店是城市的温度所在,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绿洲。诚然,不管是打造有氛围感的文化空间,还是探索“书店+”的各种模式,要想将“流量”真正变为“留量”,高质量的书目选择才是实体书店的立身之本。通过扎根实体书本身,主动拥抱变革,在数字化时代焕发生机,实体书店必能持续发光发热,让书香成为城市脉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撰文 吴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