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第二批省级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市、区、镇)(以下简称“食品试点县”),13个食品试点县正式“组团出道”。据悉,目前广东全省食品试点县总数达到25个,57个创先、进位、消薄县(市)中已有12个(分别为6个、5个、1个)被纳入,占总数的48%。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全国首个“中国月饼之乡”湛江市吴川市重点打造以月饼、水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食品工业,到广州市从化区先后建成了花卉、荔枝、优质丝苗米等“1+7”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丰富、优秀的农产品原料……近年来,广东省工信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着力推进“粤食越好 粤品世界”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专项行动,深度挖掘地方资源禀赋,形成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化丝苗米产区。图源:从化发布
打造特色食品园区,加快集聚发展。各具特色、差异发展是培育食品工业新业态的重要举措。不管是梅州市蕉岭县依托本地食品原材料资源优势,形成了“米、茶、水、蜜、笋、酒、菌、菜”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还是开平市规划建设总面积13958亩,以翠山湖现代特色食品产业园为核心区,打造特色食品产业园,这些都是助推食品产业集聚化的有力之举。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各具地方特色和发展前景的食品园区,俨然已成为地方的“新名片”,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推动食品这一传统的民生行业提质升级。
完善食品产业链条,推动提质增效。探寻食品试点县成功“出道”的秘诀,推进食品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是关键。梅州市丰顺县打造以食品加工、蔬果加工、面粉谷物、茶叶、绿色饲料等细分产业为主的食品产业链,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特色农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佛山市三水区共有食品饮料及相关企业超300家,形成了“航母级”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覆盖了食品饮料制造、包装、研发创意等各环节产业链……像这样的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实现了产业集群的乘数效应。如今,这一条条产业链集聚了行业翘楚,有力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培育壮大品牌优势,激活发展动力。多年来,广东省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产业革新,塑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县域食品工业品牌。江门市开平市围绕马冈鹅等四大优势农业产业,建设马冈鹅预制菜产业园、马冈肉鹅地理标志产品文化馆,成功打造“养殖+预制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擦亮“开平优品”品牌;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县”“中国荔乡”的茂名市高州市,先后获得“粤字号”农业品牌2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40个,实现出圈、破圈。经过从“单个培育”到“品牌发展”的探索实践,广东成功推动食品企业实现转型,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撰文 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