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人们出游热情持续高涨,“民俗文化”和“踏青赏花”引领假日别样风景。
弘扬清明传统文化,慎终追远缅怀先烈。鲜花献给烈士,精神传承在心。数据显示,从清明假期前一周开始,红色旅游就呈现上升趋势,游客规模在4月4日达到峰值,清明节当天游客量比节前日均增长37%,同比增长10%。广州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活动,引领崇尚英雄、缅怀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的新时代风尚;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讲解服务,还组织了填写追思卡片、线上祭扫缅怀等多种活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邀请10余名革命先烈后代担任小小讲解员,为游客义务讲解井冈山革命历史和故事……各地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引导广大游客通过参观游览、云祭扫、参加主题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清明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精彩纷呈。深圳锦绣中华继续结合“花神”“汉服”元素,向游客展示初春花朝节、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河南洛阳的牡丹文化节上,绚丽的牡丹展现盛唐风采,AI技术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古镇内,游客听花神曲、赏花神舞、观花神巡游,一览传统文化的风姿……在城市“追”花、去露营踏青、看春日市集,各地结合民俗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传统庙会祈福、古镇新春灯会、舞龙打铁花表演、非遗手工制作、老字号“国潮新品”联展等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这反映了当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将会加速文旅产业的发展。
弘扬清明传统文化,赓续向上向善家风。移风易俗度清明,文明祭祀树新风。长期以来,清明祭扫为传承家风、培育家风、弘扬家风提供了良好契机。焦裕禄有“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家训;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至今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杨善洲任县委书记时既没有利用职权给家人“农转非”,也没有为儿女端上“铁饭碗”,女儿结婚时不请客、不收礼……清明祭扫不仅是为了缅怀“德行感桑梓”“承家多有德”的前人,更是希望借此教育后人,希望前人“品节昭后人”“继代有仁风”,让优良家风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动力。
清明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家门“玩起来”,为文旅融合注入新机遇的同时,也更有助于增强人们与故乡的联系,弘扬清明节日文化。
撰文 安子州